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美俄航天员太空蜗居一年后返回地球

2016-03-03 14:3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美俄航天员太空蜗居一年后返回地球北京时间3月2日中午,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号TMA-18M”飞船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其中,美国航天员斯科特·

原标题:美俄航天员太空蜗居一年后返回地球

北京时间3月2日中午,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号TMA-18M”飞船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其中,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连续在太空生活了近一年时间。

这是什么样的体验?太空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长期在太空生活,将对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严峻考验。

庞之浩介绍,美、俄航天员此次执行“一年空间站任务”,在太空驻留了340天,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步实施载人登火星计划做准备。

按照当前航天技术,在地球和火星间往返大约需要520天。为此人们开展过很多试验,最著名的是俄罗斯发起的“火星500模拟太空试验”,让6名志愿者在密封空间生活了520天,模拟飞往火星、环绕火星、登陆火星和返回地球全过程。

“火星500”试验可研究太空生活对航天员造成的心理影响。庞之浩说,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面对狭小的空间、单调的噪音、孤独的环境,可能产生焦躁、紧张、恐惧等情绪。曾出现航天员之间发生矛盾,乘组与地面产生隔阂等情况。

然而,地面试验对航天员在太空可能出现的生理影响很难模拟。庞之浩说,这种生理影响分为几个阶段,初期反应包括体液由下半身向上半身转移,造成航天员脸部浮肿。接下来还有适应形成期、适应巩固期,其具体影响还需不断摸索。一般来说,长期失重会造成骨质脱钙、肌肉萎缩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而以往常用的“蹬车”“划船”等太空锻炼方法还不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

俄罗斯在太空生活方面经验丰富,该国航天员创造的太空连续驻留纪录至今未被打破。1995年3月22日,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创造这项世界纪录——在和平号空间站连续工作了437天,其目的正是探索长时间失重对人体带来的影响。

    美国在这方面经验不如俄罗斯,但在本次任务中他们也创造了纪录——首次开展双胞胎试验。斯科特·凯利有一个同卵双胞胎哥哥马克·凯利,兄弟俩是全世界唯一一对双胞胎航天员。他们是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比较基因研究实验”项目的重要参照组。 

庞之浩介绍,这是一项历时三年、包含400多个项目的试验,主要项目有基因、生物化学、视觉、认知、微生物、人体活动能力、代谢等。试验从斯科特出发前一年就开始进行;飞行期间,兄弟俩分别在太空和地面开展试验;斯科特返回后,试验还将持续一年时间。

“双胞胎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很相似。兄弟俩在太空和地面开展同样的试验,将数据进行对比,这很有意义。”庞之浩说,对比性试验过去常用于在太空研究生物、植物等,而这次是用航天员做试验,试验周期覆盖上天前、在天上和返回后共三年,数据非常全面,也非常宝贵。以此获得的经验,将进一步降低人类在太空生存的风险,对未来人类开展载人深空探索产生积极意义。(记者 付毅飞)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