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旅游资讯

给“油菜花热”来碗清凉剂

2016-03-30 15:25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给“油菜花热”来碗清凉剂  深论  踏着春天的节拍,各地进入了赏花模式。梅花探春、桃花盛开、樱花绽放,金黄的油菜花也盛开在无数片田野。从陕西、

原标题:给“油菜花热”来碗清凉剂

  深论

  踏着春天的节拍,各地进入了赏花模式。梅花探春、桃花盛开、樱花绽放,金黄的油菜花也盛开在无数片田野。从陕西、重庆到湖南、江西,众多乡村纷纷举办油菜花节,甚至铁路部门还联手旅行社开出了“赏花专列”。(3月28日新华网)

  “油菜花热”可以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区域发展,好事一桩。不过在赏花热的背后,也有些“冷思考”值得关注。首先是竞争激烈。赏花节扎堆登场,纷纷争抢客源,有的还打起价格战,谁也挣不了多少钱——是否已经供大于求?其次是同质化。油菜花火了,各地赶紧种油菜花;樱花很热,马上开几个樱花园,大家争先恐后、一拥而上,难道赏花游就是靠“拷贝”?此外,还有先天不足。所谓花开有期,当繁花落尽,以赏花为招牌的景区怎么度过季节尴尬?

  说这些,不是要给赏花经济泼冷水,更不是打耳光,而是为了出主意、想办法。从现状来看,市场百花齐放,但不少地方也亲手为自己埋下了盲目跟风、粗放经营、缺乏规划等种子。因此,在这个时候“想静静”是一种理性,更是一种智慧。

  所以,该思考什么呢?首先,如何把游客吸引来?面对激烈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对此,一方面景区要有“心计”,尤其要念好“特”字诀。比如,当前已有地方使出浑身解数,为花花草草搭配“爆点”——除了住农家、尝小吃、体验农耕等老三样,有的乡村还排练了“刘三姐”情景剧,秀开耕仪式,打造空中赏花项目等;还有的挖掘整理乡土名人事迹,为旅游增添人文内涵。应该说,通过资源整合、策划,将赏花与花卉科普、亲子游戏甚至音乐节等户外活动都可以组合混搭,打造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开门迎客”。对于赏花游而言,政府部门可以进行形象、布局、品位的整体包装和全面推介,比如通过引导创新供给、营销包装,进一步丰富内涵、塑造形象;通过拓展宣传渠道等,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第二,怎么把游客服务好?根据报道,有的地方急于求成,直接把菜地或果园围起来、打广告、收门票,就成了高大上的“赏花经济”;更多的则是“差不多先生”,觉得交通拥堵、园区超负荷运转无伤大雅,做好服务、搞好配套有点多此一举。这种短视行为可以赚第一桶金、做一锤子买卖,但无法赢得回头客,更不可能积累口碑。

  从某种程度上说,名声是景区的副产品,游客是最好的名片,也是最好的宣传媒体。因此,赏花游不只是拼“产品”,更应该重视“用户”的体验,应该在组织协调、交通疏导、饮食卫生、住宿配套等多方面做好服务,让游客不枉此行;同时也要打击消费欺诈,净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舒心。

  最后,赏花游能否花开四季?花开不败违背自然规律,但是把蛋糕做大并非不可能。当前已有地方尝试栽植树木花草实现四季有花,把一季游变成四季游。此外,以点带面拉长产业链也是大有空间。比如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从赏花游延伸为制作香包、精油、香水甚至制药,产业链越拉越长;美国加州也在葡萄种植的基础上,吸引游客,打造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欣赏、栽培技术研讨会……在这方面,各地应该更加精细、精致,进行长远规划。

  (夏振彬)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广州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