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实现火箭海上回收

2016-04-12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火箭海上回收终获成功。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搭载“龙”飞船发射升空。约9分钟后,火箭第一级准确降落在大

火箭海上回收终获成功。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搭载“龙”飞船发射升空。约9分钟后,火箭第一级准确降落在大西洋的一艘驳船上,着陆过程非常漂亮。搭载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的“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往国际空间站。

美国东部时间8日下午4时43分(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4时43分),承载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40号太空发射区点火升空。当火箭运行约2分40秒,飞行高度75公里、飞行速度每小时6524公里时,聚集在佛罗里达发射控制中心的人群开始欢呼发射成功。同时,人们开始焦急地等待火箭能否按预定计划脱离飞船,并降落到漂浮在大西洋里的海上平台。

经过8分钟的运行,火箭速度已达每小时16690公里,飞行高度230公里,预期的回收降落过程开始了。26秒钟之后,脱离飞船自主下降的猎鹰火箭第一级终于进入监控画面,并在点火后8分35秒,稳稳地垂直降落到漂浮在大西洋的无人平台上。细看火箭的降落点只比平台上标识出的“靶心”偏离了约1米。

人类历史上首次海上火箭回收由此实现,这意味着火箭回收除陆地外,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低成本太空运输时代或从此开启。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这是该公司探索火箭可重复利用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迈进宇宙的一大步。

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曾于去年12月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实现首次陆地回收。但海上着陆却历经波折,该公司先后在2015年1月、2015年4月、2016年1月和3月经历了4次惨痛失败。

SpaceX公司也设想过让所有火箭都在陆地上着陆回收,这样既能简化测试过程也能缩短重新起飞所需的时间。但陆地着陆往往需要携带更多的燃料,会相应减少货物运输量。海上着陆就更为灵活:火箭在将载荷送入轨道后自然降落即可,驳船可提前在落点位置停泊等待,燃料能用在更重要的降落减速上。SpaceX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在陆地完成三分之一的火箭回收,其余均通过海上平台完成。

“猎鹰9”火箭将于10日前被拖回陆地,届时“龙”飞船也将到达空间站。随后,SpaceX计划对“猎鹰9”发动机进行10次点火试验以评估其重飞性能。

马斯克还表示,“猎鹰9”火箭可能被重复使用到额外的10到20个任务中,稍加翻新,该火箭有望能支持100次发射任务。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希望在5月或6月用同一支火箭重启发射任务,最终将火箭从着陆到重飞的时间缩短到数周以内,让此前“一次性”的第一级火箭实现多次重复使用。

如果确如马斯克所言,与传统发射相比,节省下来的费用将极为可观。目前“猎鹰9”号火箭的燃料费用每次大约20万到30万美元,而火箭本身成本约为6000万美元。SpaceX公司预计,火箭的回收再利用至少能将发射成本降低30%。随着重复利用次数的增加,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 (田学科 王小龙)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