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软硬结合\":新一波创新的浪潮已经形成?

2016-05-03 16:19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软硬结合"全球创新急转弯 新一波创新的浪潮已经形成?  [导读] 而除了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积极活跃外,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在航空航

原标题:"软硬结合"全球创新急转弯 新一波创新的浪潮已经形成?

  [导读] 而除了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积极活跃外,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核能等众多领域,均围绕创新与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机制到能力建设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

  软硬结合,全球创新急转弯?

  新华社记者 杨 骏

  ■今日视点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当人们回望2016年的头几个月,依然会津津乐道。《相对论》中预测的引力波被探测到,虚拟现实产业兴起,“阿尔法围棋”四比一大胜一流棋手李世石九段,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海上回收成功……一个接一个激动人心的科技大事件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系列可能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事件集中“爆发”,让人们感受到一股科技与创新的新热潮扑面而来。仔细审视这番新的技术热潮,会发现有别于互联网技术革命的一些特点。

  美国创新趋“硬”?

  想了解美国的创新,不仅要去看政府报告,更要去看看亚马逊发货仓库里到处都是的KIVA搬运机器人,去看看谷歌X实验室里的那些未来“黑科技”,去看看马斯克如何“烧钱”搞私企航天和电动车而风投们却无怨无悔……

  以谷歌为例,它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企业,谷歌X实验室探索的项目包括可以监测血糖的隐形眼镜、Wing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谷歌眼镜,还有如何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轻型外骨骼、攻克癌症研究等等。人们要问,这还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吗?谷歌的不少战略研究脱去了“软”的痕迹,许多都已与互联网关联不强了,但却与美国政府的未来创新布局有不少重合,这难道是巧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两个任期内先后3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报告,从战略高度进行科研布局调整。奥巴马政府在7年中力推9大科研领域的发展,分别是先进制造、精准医学、脑科学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和前沿计算技术。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希望重振制造业,并保持头号科技强国的强烈意图。

  与政府的布局呼应,美国创新型公司由此也分布在新能源、超级材料、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新型交通工具、虚拟现实、精确医疗、合成生物、智能城市等领域,掌握核心知识产权,集研发制造于一体,其中有的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新世界五百强。

  全球性“互联网+”?

  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对弈告负,让全球人一下子见识了人工智能让人叹为观止的发展程度。

  其实,“阿尔法围棋”所应用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包括图像识别、文本翻译、音频文本处理、脸部识别、强化学习以及机器人等软硬件领域。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折射出的,是欧美创新科技发展方向的转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软硬结合。

  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识别仪器等迅速发展,欧美企业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即从互联网这一“软”领域里奋力转型为“软硬结合”,从而开辟新天地。无论微软、脸书还是谷歌、亚马逊等,概莫能外。谁都不想局限于互联网,都在动脑筋,启动自己的“互联网+”。

  这一现象在汽车业更为明显。每年一月,美国都会举办两大世界级展会: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和底特律车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车商的身影出现在消费电子展上,而车展上则少不了电子巨头的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信号,即汽车业正处于重大创新突破的临界点,底特律和硅谷正在加速融合。

  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通话只是手机的部分功能,未来的智能汽车,运输将只是其中的一项功能。如果其他企业能在创新上拔得头筹,未必不会成为未来的汽车巨头。

  从宏观看,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了基础设施。全球各主要国家都急需找到创新的新突破口,这是当下创新发展出现新趋势的重要原因。

  新一波创新浪潮已形成?

  一场危机,一番醒悟,一波浪潮。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这些年,看似润物无声的技术创新领域,早已蓄势待发。除了企业的跃跃欲试,各主要国家均不甘落后。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再工业化,再到日本的“智能工业”,这些高端制造业本来十分发达的国家,相继推出“再工业化”战略,而中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提出了与工业4.0战略对接。

  “工业4.0”设计的智能工厂将实现网络化生产,采用数字化程度更高的预测型制造模式,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这种概念,也是一种类型的“软硬结合”,与美国政府和企业所做的不谋而合。更巧的是,日本提出的“超智能社会”和“智能工业”,也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这也是一种软硬结合。这些巧合并非偶然,恰恰说明一种共同趋势。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加上新兴经济体承接中低端产业转移,让中国面临双重压力。中国早已明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的中低端环节、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现状,让自身在对外经济合作中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因此,加快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层次,向创新环节延伸,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而除了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积极活跃外,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核能等众多领域,均围绕创新与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机制到能力建设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 

杨骏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