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职业教育

在海外学习如何避开“书写危机”

2016-05-05 09: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国际广播电台《全球华语广播网》最近的报道称,从古至今书法在国人心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国际广播电台《全球华语广播网》最近的报道称,从古至今书法在国人心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也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常态。身处异国环境,中国留学生又该如何应对汉字“书写危机”呢?

  经常“提笔忘字”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留学生尹一杰被问到是否遇到过汉字“书写危机”的时候回答:“在国内的时候,我就出现过很多次提笔忘字的情况。好多次我都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翻翻字典,重温一下书写的岁月。”澳大利亚不同于中国,没有汉语语境,尹一杰平时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几乎不需要写汉字。偶尔和国内的朋友、家人联系,也是通过手机上的微信、QQ。

  “大家都很依赖输入法。我很害怕回国的时候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一塌糊涂。所以我平常没事儿就会练字,翻翻从家里带来的小字典。”尹一杰说。

  身处“键盘时代”的留学生,没有母语语境的熏染、缺乏书写汉字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汉字“书写危机”程度似乎更深,培养“写字能力”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不能全怪“信息化”

  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手机、电脑的使用,使留学生十分依赖各种输入法。相比每节课辛苦地用笔写下大量笔记,更习惯于用电脑打字记笔记,手写信件更不如电子邮件快捷方便。那么,“书写危机”是信息化惹的“祸”吗?

  信息化时代,书写体式的变化所造成的一种表象,使人们认为汉字信息化处理妨碍了书写能力的发展。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曹云雯表示,这两者不是对立的,汉字信息化处理实际上是对个体书写者的解放,可以使我们高效率地完成各种信息传播。我们正好处于从手写到数字化处理的重要转型阶段,既要掌握信息化处理技能,又要承担起汉字书写文化的社会责任。

  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书写危机”不是手机、电脑等信息化产品惹的“祸”。

  海外手写有“妙招”

  来自韩国的黄棋玄介绍说,韩国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青睐手机,很喜欢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缩写、俚语和新造词,因此提笔忘字的状况,他们也会出现。但对于韩国人来说,键盘时代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像中国这么大。因为韩语是表音字,所以不会存在不会写的状况。但是汉字也是他们的古文。很多韩国人都会特意报名参加一些书法培训班、汉字兴趣班等,希望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促进书写文化的发展。

  尹一杰还说,在澳大利亚的小学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执照,叫做“用笔执照”。孩子们有了这个执照才可以不再使用铅笔,而是使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写作业。澳大利亚的教育正是通过这个特殊的“执照”来鼓励孩子们坚持手写。

  书写汉字是一门艺术。中国留学生应对“书写危机”时可以借鉴各国手写“妙招”,通过培养对书写汉字的兴趣,激发自己对手写汉字的热爱,努力保持和提高汉字书写能力。(耿一宁 文/图)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