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地的逻辑悖论:开发商难免赔本赚吆喝
摘要: 高价地的逻辑悖论,开发商难免赔本赚吆喝 杨奕 上海、深圳、北京、厦门……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价格一个更比一个高的地块,让上周的土地市场着实够刺
高价地的逻辑悖论,开发商难免赔本赚吆喝
杨奕
上海、深圳、北京、厦门……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价格一个更比一个高的地块,让上周的土地市场着实够刺激。
“六一”当天, 信达地产 以58.05亿总价夺得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第二天,深圳, 中国电建 集团以82.9亿拿下龙华上塘商住地块,折合楼面价高达56781元/平方米;北京延庆,土地成交楼面价已经超过3万元/平方米,超过区域在售商品房价格近3倍。6月3日,北京市国土局官网挂出一宗通州地块,起始价高达8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的总价地王——丰台白盆窑地块。同一天,万科以21亿元夺得厦门翔安地块,溢价率242.26%,楼面价22336.84元/平方米,晋升为翔安新地王。
地王如此密集。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产生的新“地王”已经超过100个。从开发商拿地逻辑来看,今年楼市成交较热的城市,也是土地被疯抢的区域。尤其是南京、苏州、合肥、厦门等二线城市,春节后房价迎来了突如其来的暴涨,土地成交价随之不断被刷新,南京、苏州不得不出台相应的土地限价政策。
经济下行,楼市在突然暴涨之后的未来难测,而凭借高价地成为网红的房企融创、保利、信达等今年上半年的拿地金额都超过了200亿。
“地王”背后,必然有资本的驱动。银根宽松,企业的资金成本下降。同时,实体经济不景气,过多的流动性需要寻求出路,资本方把投资目光放在了土地等资产。从土地市场的情况看,一线城市的土地供给量出现明显减少,企业拿地又必须选择有人口流入的成交活跃区域,部分二线城市于是成为焦点。企业拿地的所谓不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对优质资产的恐慌。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的话说,这是“资金潮涌动下的资产慌”。
在近期成交的高价地中,地价超过房价的地块不在少数,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房价会更加考验买房人的小心脏呢?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地价的趋势,需要未来两年房价上涨50%以上,这些高价地才能保本。但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能否玩下去,付得起未来房价的人是否愿意接盘,谁也无法打保票。不过,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在这一轮抢地潮中,出现“赔本赚吆喝”的开发商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北京晨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