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历史事件

不能忘记的一页

——介绍一部红色新史书

2016-06-21 07:0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徐则挺由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编撰的《驻马店老区村革命斗争史》(以下简称《老区村史》)近期与读者见面了。这本书真实、全面地记述了我市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 徐则挺

由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编撰的《驻马店老区村革命斗争史》(以下简称《老区村史》)近期与读者见面了。这本书真实、全面地记述了我市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整个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奉献,辉煌壮丽、永垂青史的业绩,是我市革命老区建设推进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市地方史志工作和党史工作的一项新收获,不仅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它对继承和弘扬老区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教材。

作为一部红色新史书,《老区村史》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抢救了一批珍贵史料

《老区村史》是一部区域性专题断代史,它所记述的时间上限为192171(中国共产党诞生),其下限为1949101(新中国成立),囊括了现代中国三次革命战争在天中大地(即今驻马店市全境)留下的重要史迹。中国现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土地革命战争)的亲身参与者,如果健在,应该是超过百岁的老人;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其今天的年龄至少90岁左右;中国现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解放战争)的亲身参与者,即便是当年的儿童团,今天也已是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所以,这部史书的编撰具有史料抢救的意义。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市老促会抓住了立此存照的最后机会,为党、为人民、为千秋万代保存了一批珍贵资料。当年的革命老区多是山区和偏远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较慢。战争年代从老区走出去的老一代革命者,只要是幸存者,多半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在老区土地上坚守的普通革命群众,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未享受到特别的优惠。因此,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提出对革命老区的建设给予特别关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是共产党的一项“良心工程”。把老区革命斗争的真实情况,把老区人民的牺牲和奉献记载下来,著于青史,传之后世,是这项良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切实把重点放在“村”     《老区村史》的编创工作启动于2013年底,当时编者面临的情况是:由于老区村革命斗争的亲历者已是寥若晨星,史料征集和核实工作难度很大。唯一可以借鉴的资料在党史和地方史志方面。而党史和地方史志的记述则偏重于上层和名人。如果满足于对这些史料的采用,那么所呈现给读者的将是一部高层史、名人史,而不是真正的村史。鉴于此,市老促会对各县区参与村史采访和编撰的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所录事项必须是老区村里发生的革命斗争情况,即村党组织、民众组织及村民参与(包括服务于)的革命斗争事件。与以上要求无关的事件(战斗、战役)不必记录。也不要详细记录从基层转向高一级战斗序列和组织序列的活动。对于党史和地方史志的有关内容,可以作为采编的线索,但不能照抄,不能用以代替村革命斗争史。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市、县两级老促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采编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开展了必要的经验交流和有针对性的督导。市老促会会长欧阳忠宽同志多次深入老区县、乡、村,与当事人促膝交谈,与采编人员面对面切磋,为《老区村史》编撰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了垂范作用。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老区村革命斗争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红色村史,其中对于各个历史时期村党支部、村民众组织(如红枪会、鞭杆会、妇救会、农民协会等)活动情况及相关事件的记述,都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情节、参与人员名单。对于一时弄不清楚的事项暂不录入,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三、       具有丰富的信息量

《老区村史》是驻马店市老区村革命斗争故事的集大成者,是驻马店市老区普通革命群众存史留名的丰碑。该书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说明了驻马店市革命老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再现了这一时期天中大地灾难深重、民不聊生,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社会状况。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红枪会、大刀会、鞭杆会遍及乡里,蓬勃发展的中共基层组织,在广大农村开展共产主义宣传,介绍苏维埃(前苏联)社会状况,领导人民群众、特别是穷苦农民开展抗租、抗捐、抗高利贷、抗抓丁、打土豪、吃大户、匀粮夺粮斗争,革命势力逐渐壮大,春风野火此呼彼应。既有大量革命分子直接参加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又有更多的民众在革命斗争中从事站岗放哨、监视敌情、传递情报、筹集粮款、缝制军衣、掩护同志、安排食宿等辅助性革命活动。“白天耕田种地,夜晚拿枪打仗”成了众多老区革命群众的生活常态。在大革命(即土地革命)时期,我市泌阳县邓庄铺、焦竹园是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和核心区,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南方八省15块红色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市确山县竹沟镇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是新四军有生力量的策源地之一,有“小延安”之称。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市革命老区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逐鹿中原的战略支撑点和强大根据地。书中既记述了王国华等老一代革命家在革命斗争中掌握政策、策略,对地方大户的政治态度进行认真甄别,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情况,也记述了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搞“肃反”扩大化,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惨重损失。

四、注重事件描述 

本书通篇注重事件描述,并把对重要单项事件的记述作为体例之一。例如:1924年确山县黄山坡村民举行武装暴动,从美国殖民者手中收回山林的斗争;1927年汝东(汝南县东部)红枪会遭军阀和土匪袭击,2800多名群众惨遭杀害的事件;1930年王国华以鞭杆会为组织形式,成功开展麦收斗争的事件;平舆开明女绅士郭了凡于1931年加入共产党,以家庭为联络站开展革命活动、全力掩护党的骨干的情况;19363月红军游击队在泌阳县高邑乡罗沙坡村兴办兵工厂的事件;1937年驻马店镇抗日后援会发起“三角三分”(即富人捐三角,穷人捐三分)抗日募捐活动的事件;西平杨屯乡韩王村张振清、韩希勇于1937农历腊月二十举行农民起义、打富济贫、武装抗日的事件;新蔡县陈店镇任集村一个家庭出了11名共产党员、5名革命烈士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西平县出山镇李元沟村民为赶制军衣军鞋,刘四花一夜用折10根针、孟连凤一夜用干5灯油的故事;1948824,汝正确县委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在汝河、文殊河阻击国民党军队,剩下最后7名队员集体投河、壮烈牺牲的故事;19489月,国民党11师对汝东一带进行残酷“清剿”的事件等,均叙述生动,有头有尾,有根有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