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与大师面对面之香包制作篇
摘要:□晚报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余峥 文/图 王老师为小记者讲解制作过程。 王老师为小记者指导。 认真制作香包。 “看看我做的西红柿小香包。” 这个香包好大啊 。
□晚报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余峥 文/图
王老师为小记者讲解制作过程。
王老师为小记者指导。
认真制作香包。
“看看我做的西红柿小香包。”
这个香包好大啊 。
小记者们被精美的香包所吸引。
小记者们与王彩虹在一起。
穿针引线,缝出精致的香包。8月7日下午,天中晚报精英小记者们来到驿城区老街街道邓瓦房社区,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彩虹学习传统文化,制作香包。
刚走进王彩虹的工作室,小记者们就被房间内挂着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香包所吸引,他们惊叹不已:“哇,好香啊!”“我可以学制作这么漂亮的香包吗?真的很喜欢”……
“只要用心学,都能做出来!”王彩虹对小记者们说,她的工作室之所以选址在这里,是因为这是她姥姥的家。从小她就跟着姥姥生活,制作香包是姥姥的拿手技艺,每到端午节前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前来跟着姥姥学习制作香包。那时候,她也被这些精美的香包所吸引,跟着姥姥学习。长大后,她发现这些香包除了在端午节送给家人的礼物外,还可以当做精美的饰品,放在家里装扮家庭,既香气扑鼻,又有家的温馨。
她便开始在继承姥姥原来的传统制作中,开辟更加新颖的制作方法,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地,这个工作室的产品越来越有名气,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温州、洛阳等地,很多全国各地的大型会议主办方也邀请她前去展示技艺。王彩虹带着她的香包,走遍全国各地,成为驻马店的一个名片。如今,王彩虹工作室的香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周边的乡亲们也加入其中,制作香包成了这里独具的特色。
听着王老师的讲解,小记者们更是跃跃欲试,被香包的制作过程所吸引。“慢慢来,我来教大家。”王彩虹说,她为小记者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圆布、一根针、一根线、一袋香料,并带领小记者们认真制作西红柿小香包。穿针引线,对于小记者们来说,很陌生很新奇,拿着针线的小手看起来很别扭,但大家都很有耐心。
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小记者有说不出的开心与欢乐。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