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驿城区 他山之石

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做法和成效

2016-10-19 16:3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k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文化建设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将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以实施学习型城市创建工程、现代市民塑造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文化建设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将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以实施学习型城市创建工程、现代市民塑造工程、城市亲和力强化工程、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城市现代传媒建设工程"五大工程"为抓手,以当年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文化建设,市、镇(街)、村、企业、个人"五个轮子一起转",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共同推进文化新城建设的生动景象,构建起基本适应发展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新城建设基本框架:

    --形成了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市级文化设施如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东莞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设施均在国内同类中处于前列。村镇文化设施共投入资金40多亿元,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东莞市共有村镇文化中心80多个,图书馆(室)390个、文化广场447个,农家书屋140间,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433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21万平方米。

    --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经贸文化活动为主要方式,以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仅2007年,东莞市举办全市性广场舞活动1.2万场次,综艺晚会867场,专场比赛320场,各类艺术展览活动280期,参与人员达1000多万人次。

    --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东莞创编合成制作的中国音乐剧《蝶》获得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成为第一部走出国门的音乐剧;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东莞歌舞团)围绕东莞题材创编的大型音舞诗画《玉兰谣》参加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获得剧目二等奖等九个奖项。镇(街)创编的粤剧、小品、舞蹈、歌曲等群众文艺精品屡获国际、国内大奖。莞城区"文化周末"合唱团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摘取金奖,成为该组唯一夺得金奖的中国团队;洪梅醒狮民间舞蹈《南国醒狮攀高峰》在中央电视台"CCTV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十佳作品"奖和秧歌组表演奖第二名。

    --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全市共有印刷企业2809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120万,2007年东莞广电传媒包括东莞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阳光网站三大媒体和广电网络传媒发展股份公司经营收入达到5.8亿元;全市娱乐场所379家,行业资产总额12亿元;网吧1056家,总投资额12.3亿元,2007年营业收入40113.4万元。

    --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全市已建博物馆24座,特别是投资3000万元修建了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建设文化新城,我们的做法是:

    一、从文化内涵上把握,着力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功能作用

    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文化传播知识、培育精神、普及艺术的功能出发,我们着力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城市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功能作用。

    (一)围绕"知识"这一文化的内容,以丰富知识武装人。我们把传播知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打造文化新城,加速东莞市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工程。一是构建知识传播载体。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力建设市、镇(街)、村(社区)及学校、企业图书馆(室)和公共场所阅报栏,鼓励发展图书市场、书店和报刊零售摊点,全面放开书报刊经营,以有形和无形的图书馆网络覆盖和服务全市。二是改进知识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图书馆,依托各级文化设施,借助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学习论坛"、"市民学堂"等系列活动,将各种专业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三是完善知识传播机制。建立榜样引领、激励驱动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机制,深化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考评机制,让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寄托,每个社会组织的共同责任。

    (二)把握"精神"这一文化的本质,以人文精神塑造人。我们把营造城市人文环境,塑造城市人文精神,作为文化新城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培育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产业资源,重点建设好历史资源类、产业配套类、休闲消费类和艺术收藏类四类博物馆,形成以产业配套类博物馆为特色、以村史展览为延伸、以社会办馆为主体、以一年一度"走进东莞文明"活动为纽带的东莞独特的博物馆文化,使博物馆成为培育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二是以企业文化的拓展为途径,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各种外来文化,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和凝聚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东莞融洽相处,共创美好事业,共建现代东莞。三是以基层文化的提升为渠道,促进现代市民的塑造。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机制,健全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努力使群众有好书读、好讲座听、好歌唱、好戏看、好展览欣赏、好地方去。通过文化的感化作用,逐渐把传统农民塑造成观念先进、志趣高雅、知书达理的现代市民。

    (三)利用"艺术"这一文化的手段,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我们把培育人们的艺术素养,提升人们的艺术品位,作为文化新城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是广场文化提升。提升广场设施功能、活动档次和运作水平,拓展活动领域,开展特色活动,激活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使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二是品牌活动引领。打造传统文化、商贸旅游和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发挥品牌文化活动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对广大市民的导向、聚集和哺育能力。三是高雅艺术熏陶。通过艺术团体、创作实体的建设和扶持奖励艺术创作机制作用的发挥,催生高雅艺术佳作,让广大市民受到艺术熏陶,得到文化享受。

    二、从体制创新上突破,全力构筑文化新城建设的动力源泉

    我们紧紧抓住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的机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建立社会办文化、政府管文化的新的文化发展模式为目标,以破除政策性、体制性障碍为着力点,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新城建设提供动力,创造活力。

    (一)创新社会办文化机制。我们努力扭转文化领域政府单一投入的"跛脚"状况,动员社会方方面面资源、力量,使文化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办文化的路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我们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实行招商,遵循市场化运作、个性化策划、规范化组织、整体化推进、多元化着手、品牌化打造的原则,让企业通过冠名、承办、策划、投资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的开发利用,为"企业走进文化,文化融入市场,经济和文化联姻"创造了一个平台。2004至2008五年共推出487个项目,成交396个,成交金额达3.2亿元,同时成立了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社会办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实现了文化活动多元投入、文化活动多元策划、文化资源多元整合,推进了文化与经济融合,提升了东莞市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文化活动水平。二是社会办团体。我们提倡多渠道、多层次兴办文艺团体,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市场导向、自我发展"的新路子。东莞市与中国歌舞团合作创办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首创地方政府办国家级高水平文艺团体的先河;我们采取"项目办团、院团合一"的办团方式,与北京松雷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松雷?东莞音乐剧团,承担了莞产大型中国音乐剧《蝶》的创作生产和演出任务。与此同时,通过设立各种赛制和实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对企业、学校、社区文艺团体的引导,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有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三是社会办创作。我们采取"用人不养人"的办法,专业、业余结合的模式,通过选题申报评审、择优签约聘用,汇聚国内一流的文艺创作人才,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力争把东莞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办成名家摇篮、名作摇篮;发挥镇(街)、企业、学校、社区的资源优势,组建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东城)儿童剧实验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0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通过举办文艺采风、文艺笔会、创作交流会和各类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在全市构建起坚实的创作平台和创作网络。四是社会办博物馆。我们在大力发展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市属公有博物馆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鼓励、引导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兴办历史资源类、产业配套类、休闲消费类和艺术收藏类小型专题博物馆,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较完整的博物馆体系。特别是大力推进产业博物馆建设,促进文化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新型的商贸平台、企业文化载体和品牌、形象依托,巩固企业、行业地位。截至2007年底,东莞市社会办博物馆数量达到20座,其中唯美陶瓷博物馆还升级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二)创新政府管文化机制。为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定政策、做规划、抓调控上来,我们坚持"考评、扶持、解放、管理"八字方针,加强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实现从"管脚下"向"管天下"的转变,变统包统揽式的直接管理为宏观调控式的间接管理。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基层文化建设考评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分标兵、先进、达标三个档次,镇(街)、村(社区)、企业(单位)三个类别,分别建立了涵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保障措施落实等各方面量化的考评指标体系,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量化的定级考核评定和激励鼓励,实现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有力监管和有效调控。2004年以来,共评出了60个标兵、237个先进、258个达标镇(街)、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形成了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有目标、学习有榜样,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使基层文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二是对文化事业激活繁荣。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东莞市公益文化活动招商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设立了每年共计1500万的市级文物征集专项资金、粤剧艺术发展专项资金、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以及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形成了相对健全的政策调节体系和有效的资金扶持机制。此外,我们还鼓励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的镇(街)单独或者联合举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特色文化活动,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推介、创新、交流、整合,推进"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提高传统文化层次,增强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三是对文化产业解放发展。也就是按照"放开、搭台、造市、引导、服务"原则,破除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放开",就是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放宽市场准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推进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搭台",就是文化行政部门从文化经营领域中退出来,把舞台、空间、市场让给社会,搭建一个社会办文化的平台。"造市",就是加强舆论引导,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增强文化再生能力。"引导",就是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文化配套政策,大力扶持、拓展、规范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就是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办事制度,健全行业协会,为社会办文化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四是对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我们建立市、镇(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纵向体系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横向网络,构建主管部门与协管部门向协调、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衔接的执法格局,构筑起立体的执法体系;注重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建立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执法业务运作制度和内部管理规章,形成了健全的文化市场执法制度体系,推行包干制、问责制、轮岗制,全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三)创新公益文化单位管理运作机制。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我们坚持"破"、"立"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公益文化单位管理运作的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增强辐射力。一是创新原有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对原有的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在用人、管理和分配机制上寻求"三大创新",变养人为主为养事业为主。一则创新用人机制。实施全员聘用制,尝试推行签约制、外聘制、合同制、义工制等多种用工制度,引入"社会人角色",形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灵活用人机制。二则创新管理机制。采取项目负责、指标控制,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剥离,把经营性项目推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行文化设施的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实现文化设施物业管理社会化,有条件的场馆采取连锁经营、总分馆经营,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和共享。三则创新分配机制。推进绩效工资管理,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尝试进行工资分线制,划分待聘线、任务线、效益线和奖励线,建立有利于竞争、激励的分配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造血功能和生机活力。2007年,我们对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分配、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变革,初步建立起因事设岗的定岗制度、竞争上岗的选拔制度、一年一聘的聘用制度、项目考核的管理制度、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破除了束缚东莞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障碍,极大地激发了人的潜能,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二是创新新建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对新建的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实行一个单位一套独特的运作机制,保证单位的高效运作和作用发挥。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监管,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由北京保利影剧院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北京保利"品牌的引入,使玉兰大剧院一开始就跻身国内一流剧院的水平;政府补贴、限价经营,使高雅艺术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让玉兰大剧院成为广大市民享受高雅艺术的殿堂。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推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达到"集中使用资金投入,合理组织专业分工,统一业务规范管理,最大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了从传统的借阅式图书馆向数字化多功能城市中心图书馆跨越,形成了门庭若市的兴旺景象。三是对市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转制。对市属经营性文化单位,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按照一个单位一套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改革转制方案。通过转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的优化组合,发挥经营性文化单位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上的独特作用。

    三、从发展条件上支撑,努力创造文化新城建设的良好基础

    建设文化新城,认识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设施是载体。我们牢固树立城市文化以追求论高低、以人才定成败、以设施树品位的理念,通过不断强化思想认识、聚集文化人才、完善文化设施,为文化新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

    (一)思想条件。通过大搞思想发动,大搞观念更新,不断增强文化新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提升驾驭文化新城建设的能力。在社会层面上,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三点共识:一是物质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二是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三是经济建设创造城市的现实财富,文化建设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在东莞市文化系统,树立起三个观念:一是市场观念,既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二是融合观念,摒弃就文化抓文化的观念和做法,促进文化与经济活动相融合,与人的发展需要相融合,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三是系统观念,先进文化是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文化工作者既要当好知识的传播者,又要当好精神的培育者,还要当好艺术的普及者。

    (二)人才条件。我们充分发挥文化新城建设的感召力,利用一大批一流文化设施竣工所形成的聚集一流文化人才的条件,从2004年开始,实行市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所有单位的所有空缺岗位一律面向全国招考的制度,共推出364个岗位,招聘了195人,其中研究生23人,本科生162人,高级职称10人。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我们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通过导向来凝聚,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在干事的人以条件,给干成事的人以荣誉;利用文化来维系,大力培育诚信文化、包容文化、干事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健全机制来盘活,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奖勤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一切创造的源泉竞相迸发,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

    (三)设施条件。设施是文化活动开展的载体。我们在大力推进市、镇(街)、村(社区)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从覆盖面和功能上完善设施。一是抓延伸。把握现代社会对文化需求高涨的态势,推动文化设施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向家庭、企业、社区、商贸活动场所延伸,健全设施网络。二是抓提升。充实功能,完善管理,提升服务,凝聚人气,提高设施经营水平和利用率,特别是着力将市级文化设施打造成精品设施品牌,提升设施水平。三是抓调整。紧紧把握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文化设施结构,充实多元、个性、具有亲和力的文化设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经营,适应社会需求。

    建设文化新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按照文化新城建的目标任务和《东莞市"十一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贯彻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发展、繁荣和管理同促进、提高和普及相结合、把握导向和放开搞活相统一、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齐注重的工作方针,实施文经融合、机制创新、文化精品、园区带动、产业品牌、人才聚集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建设图书馆之城,健全知识传播体系。把传播知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文化工作的基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健全的网络、丰富的活动、完善的机制构筑城市学习空间,营造城市学习氛围。二是建设博物馆之城,传承城市人文精神。建立和发展公有博物馆与社会办博物馆互为补充,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创新博物馆发展模式,形成较强的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博物馆对东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是建设广场文化之城,推进艺术活动普及。发挥广场文化娱乐休闲性、群众参与性、形式灵活性、内容多样性的优势,形成遍布全市各地的市、镇(街)、村(社区)、企业文化广场网络,达到广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四是繁荣文艺创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作出一批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东莞特色,具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使东莞市逐渐成为文艺精英的聚集地、文艺人才的成长地、文艺精品的催生地和文艺创新的前沿地,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五是精心组织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质。六是拓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企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显明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东莞市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文化产业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成为东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七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和建设布局合理、建设配套、利用充分,富有传统气息和现代气派的文化设施,努力构造市、镇(街)、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使全市文化设施覆盖率、人均面积居国内领先地位。八是依法管理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有序繁荣。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着力推动文化市场执法规范化、网络化、科技化。(东莞市文广新局)

责任编辑:k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