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理论 天中论坛

推进城乡一体化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6-12-14 17:11 来源: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刘文超(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指挥部办公室)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地改变,从根本上危及着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

刘文超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指挥部办公室)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地改变,从根本上危及着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必须不断探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途径,协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地改变,从根本上危及着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大多植根于农业文明的沃土而生,依赖传统自然经济的滋养成长。在目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根基,面临着在工业文明夹缝中求生的尴尬局面,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走向消亡。老一辈传承人时日不多,青壮年人远离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呈现出断层、后继无人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及生活方式,使那些无形而又源远流长的代表民族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面临着诸多危机。

(一)主观上保护意识淡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修复民族的记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模糊,甚至不知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认为那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手艺,技艺是老旧过时的,是不适应时代潮流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漠视的,缺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自发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度,也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二)客观上失去生存土壤。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受新兴娱乐活动的冲击,传统娱乐活动受众正在逐渐减少,传统娱乐活动逐渐消失;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旧的民风民俗已经很少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因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也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被人们所忽视。由流浪艺人组成的河南宝丰马街书会,虽然已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但这些草根艺人被邀请演出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三)传承上面临断代难题。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靠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传授方式基本上是口传心授,这种文化的继承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对继承人的影响。对于许多传统手工艺来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其产生了新的冲击,当机械化的批量生产带来了效率和效益,传统手工艺便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手艺人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积极性。

(四)保护上投入严重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因此,没有足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难以对濒危、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优先抢救保护。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大批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吃苦耐劳的人才,特别是专家、学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短缺的保护力量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当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以及社会稳定的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文化生态的平衡依赖于文化多样性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及特有的思维方式。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存在的形态制约和口头传播方式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这些遗产正以空间的速度走向消亡,整个文化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迫切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安全。西方的冷战策略以及“和平演变”首先是从文化的入侵开始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针对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资本渗透而进行的文化战略选择。中华民族的根,鲜活地存在于非物质文化之中,存活于民间生活和民俗风情之中。如果因信息网络、大众文化、西方“文化大片”等广泛影响而阻断了民族的文化命脉,将是非常可怕的文化灾难。因此,必须从文化安全、文化主旋律、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刻苦耐劳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双重责任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智慧,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有些内容也许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失去意义,但其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在厚重而多样、大一统而又多元化的演进历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

(四)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复兴必经之路。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既要虚心好学、奋发进取,又要保持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中国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与朝气、最具开放精神的文化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诠释,在变革和崛起的语境下,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雄辩。中国文化正在新的起点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着动力,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建设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

三、探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途径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结合城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注重在实践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进一步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和途径,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一)加强活态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要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目前,全国不少地方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方法。如安徽省和黄山市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徽州文化,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申报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以保护;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中国红水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四川省制定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纲要》。

(二)推进生产性保护。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通过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样既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价值。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一些地方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地方通过有效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本地亮丽的文化名片。如山东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四川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河北的“吴桥杂技艺术节”、广西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等,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而且还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完善记录式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工作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进行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郑州大学建立了中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北京、浙江、湖南等地以口头文学转换成卡通片的方式进行保护。

(四)加大博物馆收藏力度。通过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实物,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库、数据库,并把资料展示与实物展示结合起来。韩国为保护其茶道和韩服,设立了许多专门的礼节教育馆,在传统工艺和技艺的保护方面也设立了专门的“传授馆”,培养专门人才并准许游人参观。我国浙江等地也建立了类似管所,集中展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成为收藏、传承、研究、宣传民间艺术的中心。

(五)开发非遗旅游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力开发具有民族民间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系列产品,加快推进民间艺术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四川省绵竹市年画村以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开发旅游项目,吸纳近千人从事年画制作、销售,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门票等1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到美、法、英等50多个国家。同时,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整治乡村环境,带动了农村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四、协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文化认同的思想源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能够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采取积极的、适用的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使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年轻活力的城市文明共生共荣。

(一)唤起城市的文化自觉。现阶段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极为繁重、形势极为严峻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建立各级代表作名录,加强代表作的展示推介,运用各种媒体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保护的紧迫形势和重大意义,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唤起整个城市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

(二)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引导社会思潮热爱、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空间和场所,包括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精神空间。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无人愿意从师承艺的严峻现实,综合运用命名民间艺术大师、认定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民间艺人职称评定、对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专项津贴、给予从师承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生活补贴、试行政府出资为公众购买展演服务等多种措施,力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有效益、社会上有地位,激发传承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

(三)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结合本地实际,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造条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少儿艺术培训,在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选修课程,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引导社会观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养后备力量。

       (四)整合社会力量协同保护。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激励引导,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院校、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发动社会力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目前政府单方面投入的不足,并将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协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抢救和弘扬工作,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广视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