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记
摘要:通讯员 徐记评 李飞要致富先修路,可修路的资金哪里来?汝南县常兴镇王集村小张庄的村民想了个办法,他们通过微信群在村里修了路,还把乡亲的感情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了。汝南
通讯员 徐记评 李飞
要致富先修路,可修路的资金哪里来?汝南县常兴镇王集村小张庄的村民想了个办法,他们通过微信群在村里修了路,还把乡亲的感情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了。
汝南县常兴镇王集村小张庄,直到今年初,这里150名村民出门及孩子上学唯一出路还是一条2000年修的石子路,如今已经16年没有修过了,出门的颠簸和雨后的泥泞,早已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其余村里南、西、北方向的路均是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常年困扰着村民的出行,严重影响着乡亲们的生活。
近几年,很多走出去的村民经过打拼,买了私家车,但无法把车开进村里,大家都很无奈。村里一直有修路的想法,但大部分村民在外打工不在村里,大家商量起来很难,这使得修路的事一拖再拖。如今,村民积极探索修路方法,由该村在外地工作的80后青年李凯西建立了村里的微信群,将小张庄会玩微信的村民通过微信群联系起来。这个微信群每天都会更新,群里比较热闹,有聊家常的、有发自己工作时画面的、有发农产品种植技巧的、有发红包的。许多在外工作的村民通过微信群,大家“你拉我、我拉他”,遍布在广州、深圳、 北京、上海和河北等地的30多名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加入该群,没想到修路的事情在群里一提出,就得到大家的响应。大家纷纷商讨村里修路一事,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最终决定自筹资金帮村里修路。村民们慷慨解囊,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将这件上一代人没做的事付诸实践。大家以不同的捐款方式,有的发微信红包,有的手机转账,有的直接交到负责此事的村民手中,三天时间筹备资金5200元。
说干就干,1月10日,村民们集中起来,有的提供自己的运输车帮忙拉石子,有的利用自己收粮食用的铲车帮忙把路上的石子摊平,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纷纷拿着铁锨铲石子铺起路来。村民们冒着冬日寒风经过6天的奋战,将一条长约1500米的砂石路于1月16日顺利竣工。村里的老人们聚到一起都说着同样的话:“这下可好了,路修好了,今后下雨出门不仅不泥泞,而且在外务工人员可以把车开到自己家门口了,孩子们上学路也好走了。”村里老人还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心系村里的父老乡亲,关心村里的发展,这让村里老少爷们很高兴。
今年,冬天虽然寒冷,但对于小张庄的村民来说,心里却是暖暖的。村民捐款为村里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解决了乡亲们出行不便的难题。村里的砂石路能够顺利竣工,“老家记忆——小张庄”这个微信群功不可没,微信群的建立不仅连接了老少爷们的情感,凝聚了力量,还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村民虽分散在五湖四海,却可以通过微信群相聚在一起,让小张庄散布在天南海北的人们再次成为了好邻里。就像该微信群说的:“老少爷们,无论你走多远,不管你多有钱,不论你官多大,请别忘了,还有一个生你养你的家,还有陪伴你长大的地方,这就是王集村小张庄。小张庄是我们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们共同的记忆。如今,我们为了生活,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愿这个群能让我们联系到一起。”
目前,“老家记忆——小张庄”微信群已经有60多名村民加入,除了商量村里修路的事情,大家还在上面讨论和解决村中的各种问题。下一步,他们正商量村里的新农村建设,计划把村里的大小池塘种成荷花,让今年刚修的道路两旁种植上桂花树,路边播下格桑花种子,相信等待明年夏天,小张庄一定是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荷花村,小张庄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