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与《红楼梦》版本
摘要:1月22日,“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去逝,享年93岁,文坛一片哀婉。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太熟悉,但对《红楼梦》有所研究的都会知道他在“红学”里的鼎
1月22日,“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去逝,享年93岁,文坛一片哀婉。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太熟悉,但对《红楼梦》有所研究的都会知道他在“红学”里的鼎鼎大名。冯先生一生著作等身,穷毕生之精力研究《红楼梦》,研究著述超1700万字。我们最常见的《红楼梦》版本就与冯其庸有着莫大的关系。
《红楼梦》到底有多少个版本?关于《红楼梦》的版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红楼梦》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并且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辗转传抄(手抄本)、流通。在传抄过程中有传抄者在读阅时加了自己的批语,并且这些批语也成为考证红楼迷梦的众多问题的一些佐证,手抄本的版本非常多。
《石头记》清代抄本有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等10多种,其中一个版本因第五册至第八册书名下注有“庚辰秋月定本”,故名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相较之下,庚辰本年代较早,文字也最为完整,保留了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及脂砚斋批语2000多条,版本价值很高,极为珍贵。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冯其庸就认真研读《红楼梦》。“文革”时他钟爱的《红楼梦》被抄家抄走,担忧这部巨著被毁,他便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从1967年12月开始抄写,到1968年6月抄毕,全书整整抄了7个月。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也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抄完之日,冯其庸百感交集,吟成小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冯抄本”完全保留了原本的样式和内容.冯其庸曾说:“我对这部抄本《红楼梦》珍爱到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
1982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这个校注本始于1975年,由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担任校注工作的顾问,全书的校注工作则由冯其庸总负责。这个版本通行的《红楼梦》版本,已累计发行近500万套,是当下相当严谨、普及的版本。 (新源)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