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汽车 行业资讯

扩大产能升级技术 共享单车PK进入新阶段

2017-04-21 14:3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原标题:扩大产能 进军海外 升级技术 共享单车PK进入新阶段 四月春风如约而至,共享单车投放大战再次燃起。昨天,ofo宣布,与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富士达签署战略合

 

 

原标题:扩大产能 进军海外 升级技术 共享单车PK进入新阶段

    四月春风如约而至,共享单车投放大战再次燃起。昨天,ofo宣布,与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富士达签署战略合作,每年将获得富士达超过1000万的单车产能。如今,流淌在大街小巷的小橙和小黄们已成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单车企业抢占市场的战火如火如荼,甚至烧到了国外,一切看起来都朝气勃发。然而,人们在骑行中尽情享受春光愉悦的同时,心情也逐渐变得复杂:有对单车乱停侵犯路权的不满,有赶时间却解不开锁的焦虑,还有对满大街“缺胳膊少腿”单车的痛心。这些都让各界不得不去追问:共享单车到底前途几何?

    或许,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抛开资本的亢奋和焦灼,除了投放竞争之外,共享单车企业只有在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浪潮中站稳脚跟,才有可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

    单车投放连续井喷

    ofo与富士达战略合作,每年将获得富士达超过1000万的单车产能,独享全球1/8的单车产能,这也是共享单车行业迄今所获得的单笔最大产能。2017年底,富士达还将启动年产能5万吨的氢合金工厂,从源头实现产品的生产能力。此次ofo与富士达战略合作后,富士达将专为ofo提供数十条产线。这些产线原本为欧美的单车品牌代工,整合了全球单车制造的优势资源,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人的操作水平均高于行业平均标准。另外,富士达积累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群骑行习惯和体验的数据,为打造适合全球各地用户特点的小黄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次ofo携手富士达布局海外市场,将利用富士达现有的物流渠道资源,加速出海进程。

    行业专家预测,共享单车的下半场赢在供应链。随着共享单车的不断发展,供应链将在用户红利、全产业链资源和硬件标准三方面,为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合作方式更多元

    如今单车市场的角逐,一如当年网约车兴起时那样激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两会时曾如此表示。“共享单车已从付费往免费方面走了,我很关注后续会不会倒贴钱让用户骑?”本来被当成玩笑的讲话,却成了摩拜一个特别行动的预言:3月底开始,用户可通过摩拜单车APP的GPS定位找到“摩拜红包车”,解锁骑行可最高获得100元现金红包奖励。

    当然,共享单车企业也已经意识到“烧钱扩张”的方式难以持久,所以,烧钱之外,他们选择向更多的企业伸出合作橄榄枝,以更多元的方式,形成协同竞争态势。4月13日,ofo小黄车与中信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凡持有ofo与中信联名卡的用户,均可享受ofo免99押金用车的服务。“ofo将与中信银行共同探索共享单车+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ofo创始人兼CEO戴维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两家公司会为双方用户提供更广泛领域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押金托管、支付结算、跨境金融、资金托管、授信支持、市场营销等。

    摩拜单车则选择在和研究院的合作上走得更远。4月12日,国内十一家部委直属的研究机构、领先的科研院所和NGO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首个城市出行开放研究院。“我们希望设立城市出行开放研究院,让摩拜单车可以与全球顶尖的智库机构、科研院所深度交流,从而探索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式。”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解释道。

    单车战火烧到海外

    共享单车不光在国内城市火热,目前已经走出国门,把战火烧到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今年三月底,摩拜单车在新加坡正式运营,目前已在全球50个城市投放近3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完成骑行6亿次。”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摩拜单车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等密切合作,探讨共同完成城市配套设施,建立“摩拜推荐停车点”等。在今年举行的美国西南偏南音乐节上,ofo刷爆了美国社交平台,并受到了包括“以色列创业之父”尤西瓦尔迪在内的诸多关注。

    bluegogo COO孙冶对记者表示,bluegogo今年1月已经在美国旧金山试运行,和悉尼等地的政府也在沟通和接触中。“我们认为无桩共享单车的模式虽然起始于中国,但需求却是全球性的,我们希望把中国制造带出海。” 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则认为,面对全新的海外市场,摩拜单车运营的关键在于进入城市前的周全调查和投放车辆后的精细化管理,“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交通需求,必须仔细研究当地市场状况。”

    但目前业内也有质疑的声音。业内一种观点表示,共享单车在国内还没走向成熟,就迫不及待走向海外有欠考量。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王晨曦则认为,“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是两个并行的市场,并不是说共享单车要在国内市场中将模式打磨成熟后才能进军海外。”不过,王晨曦也承认,在共享单车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策和使用习惯,这也是企业进军海外所面临的很大挑战。王晨曦觉得,共享单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显然有制造噱头的需求,“虽然投资者更关心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和发展趋势,但开拓海外市场是一种业务扩张的方式和运营实力的展示,可以成为融资过程中的一个加分点。”

    智能化运营成焦点

    上下班高峰期,当赶时间的上班族从地铁口涌出时,附近的共享单车总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在中关村附近上班的周先生告诉记者:“每当急用的时候吧,总找不到车,不需要的时候吧,却感觉哪儿都有。”

    为了化解这种“潮汐现象”,摩拜单车近日率先推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希望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整合地域、时间、天气、人群及其他数百个变量因子,精准预测共享单车的骑行状态并进行可视化展现,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除了提高运营效率,‘魔方’平台还能通过地理围栏技术和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使车辆停放管理更为精准高效,并对违停举报的机器进行自动识别,准确度可达99.8%,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摩拜单车大数据部门首席科学家尹大飞介绍道。这些技术的出现,让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共享单车企业技术含量已经产生较大分化,比如GPS定位、智能车锁等,这将是共享单车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

    对此,王晨曦认为,“单车算是城市交通出行一部分,未来在智能化发展上很有想象空间的共享单车市场发展非常快,但其实也起步不久,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技术还在不断更新迭代之中,现在就断定企业开始出现技术分化尚且言之过早。”虽然行业技术分化言之过早,但技术问题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目前共享单车遭遇的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利用技术去解决,“谁能成为最终的独角兽尚无定论,但企业如果迟迟没有核心技术的突破,前景只怕堪忧。”

    李博 J255 实习记者 袁璐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