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旅游资讯

旅游低价团大挪移了吗?

2017-05-05 16: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在云南旅游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其他地方依然横行的低价团才显得更加扎眼。低价团不应在一时一地被放松监管,屡禁不绝并非真的“难绝”,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打

    在云南旅游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其他地方依然横行的低价团才显得更加扎眼。低价团不应在一时一地被放松监管,屡禁不绝并非真的“难绝”,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打击力度有多大

  

  眼见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蛰伏一冬的玩心也变得蠢蠢欲动起来。可出去玩也有堵心事儿,最近几天,四川和广西被曝出,低价团依然大行其道,导游一路带着买买买,一些合同上约定好的旅游景点,甚至只能在大巴车上匆匆一瞥。

  无论是原因还是危害,低价团已经被吐槽了千百遍,但这一次的曝光,却让人们有了新的关注点。

  在不久前的4月15日,云南省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半月有余,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五一”小长假旅行社接待游客的情况,云南全省旅行社接待游客比4月15日前日均下降56.9%。

  几个新闻一起比较,有些人似乎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原来报名参加云南低价团的游客,都跑到四川广西去了?哪里管得严,哪里生意差,哪里管得松,哪里团队多,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吗?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潭水,景点的吸引力不变,消费升级的动力不变,旅游市场的活力自然也不会变。不过,云南急剧下滑的随团游客人数,恰恰说明此前存在的大量以低价团为生的旅行社,伴随此次监管收紧而难以为继。

  也正是在云南旅游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其他地方依然横行的低价团才显得更加扎眼。一方面,低价团作为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不应在一时一地被放松监管。另一方面,所谓屡禁不绝的低价团并非真的“难绝”,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监管决心有多强、打击力度有多大。

  从云南的实践来看,尽管强化监管背后会是短期的阵痛,但必然会带来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注重体验的游客。

  云南旅发委的数据就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64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51%。而这增长的主力,则由旅行团变成了散客。

  随着旅游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的秩序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旅游是一盘棋,对付低价游,其他地方监管应该拿出更多手段来,唯有如此,才会有旅游市场的蓬勃与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05日 10 版)

 

(责编:连品洁、刘佳)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人民网-人民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