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需平衡好销量和油耗关系
摘要:□ 施芸芸 日前,工信部网站上公示了《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以下简称《公示》)。虽然《公示》内容只是企业递交的报告,数据经过核实后工信部还将正式
□ 施芸芸
日前,工信部网站上公示了《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以下简称《公示》)。虽然《公示》内容只是企业递交的报告,数据经过核实后工信部还将正式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但出入不会太大。从《公示》中,不难看出我国车企面临的降耗任务还很艰巨。
数据显示,在包含进口企业在内的122家乘用车企业中,完成年度目标值的企业为79家,达标率从去年的73.3%降至64.8%。其中,国产乘用车企业达标率从去年的75.3%降至68.4%;进口乘用车企业达标率和去年相比更是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仅为51.9%。虽然油耗指标已成为我国乘用车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企业降耗显然并不理想。
究其背后原因,恐怕还在于SUV市场的持续火爆让车企加快并扩大在SUV领域的布局,从而顾此失彼,在油耗限值上有所忽略。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SUV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5.1%,在所有车型中可谓“一枝独秀”。加之大部分自主品牌车企在传统发动机的节能技术方面研发水平还相对落后,导致传统燃油车降耗并不明显。笔者发现,某家主打SUV产品的自主品牌车企2016年的实际燃油消耗量高达7.64升/百公里,高于该企业的达标值。
在笔者看来,随着今年年底我国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到期,小排量车市场的回调也有可能给乘用车企业油耗水平的下降带来不利影响。车企如若再不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只怕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节能挑战。
更何况,2016年我国乘用车平均油耗红线为百公里6.7升,仅比去年减少了0.2升,对车企来说难度不算大,未来几年才是真正考验车企油耗能否达标的时候。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欧训民曾说过:“即便企业通过组合使用新能源汽车积分等方式侥幸达到现阶段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在下一阶段的油耗法规实施期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示》中,百公里平均油耗低于5.0升的车企有16家,其中有5家平均油耗为0。这些油耗较低的车企大多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或主攻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初显成效。不过,仔细分析数据可发现,在这16家车企中,除了北汽股份、比亚迪、上海汽车、吉利等几家企业销量较高外,其他企业尤其是油耗为0的车企销量普遍“捉襟见肘”,不但对降低行业整体油耗来说是杯水车薪,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如此下去生存亦是问题。目前,不少边缘车企纷纷往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但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如若不能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未来将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看来,如何掌握好追求市场销量和油耗达标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车企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欲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达成2020年5升/百公里的油耗目标,车企只有靠传统燃油车节能技术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布局两条腿走路,才有望跨越油耗法规这条“生死线”。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