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北京国际设计周向传统取经 设计更贴近生活

2017-10-10 15:57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北京国际设计周,在长大中“变脸”  中秋国庆长假结束,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也正式落幕。半个月以来,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万余名设计师及设计机构参与的千余项设

北京国际设计周,在长大中“变脸”

  中秋国庆长假结束,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也正式落幕。半个月以来,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万余名设计师及设计机构参与的千余项设计活动,在京津冀三地举行,约800万人次参与了这项北京文化“大事件”,更有国内外5000多万人次通过网络展览、在线直播等形式关注设计周,带动文化旅游和各类设计消费超过30亿元,活动规模比肩世界规模最大的设计盛会。在这些数字背后,这个经历九年八届的品牌活动,不仅已成为国庆期间的“节中节”,更在慢慢“变脸”,让“设计”这个词汇渐渐超越我们以往的理解。

  本报记者 牛春梅

  变“老”了,向传统取经

  轻盈的瓷盘上,设计师挥毫泼墨的草书,一钩一点都流动着中华文化独特的气韵;宋窑废瓷片以源于宋朝的大漆饰边,传统中国之美竟也让人觉得时尚……

  今年设计周的主题展名为“合应自然”,策展人从《考工记》等中国传统典籍选择了19个最具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同时又能够代表中国设计精神的关键词,与中国设计师的作品相对应。“格物致知”“平淡天真”“知者创物”“日用即道”“以形写神”……这些饱含中国哲学思想的关键词,其中所蕴含的简约、和谐、绿色、实用等设计理念,影响着中国设计师的创作,也是西方设计界所提倡的。策展人林存真表示,举办这样的主题展览是希望能回到中国传统,汲取文化的力量,为今天的中国设计背书,使之在世界设计界能够树立一个更明晰的形象。

  除了主题展,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还重点推出“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征集”活动。短短两个月,在全球范围内共征集到500多套专业作品、1500多套青少年作品,覆盖了专业设计师群体2万余人,以及北京市97所中小学校、125个社区。“许多和孩子一起参与设计的家长都说,以前说起二十四节气都是和吃有关的,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到了不少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北京歌华集团副总经理、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说,这项活动所引起的关注度远比他们设想的还要大。

  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技艺,今年的设计周可以说是全面向传统致敬,就连主宾城市柏林的展览,也是展示手作之美、工匠精神的德国手工制造展。

5ed79e14e45b82710ce8fe486c2067f1_2115055654.jpg 

九湾胡同里,设计师们画的猫非常显眼。

   更“亲”了,人人能参与

  “咚咚咚,咚咚咚……”朝阳门街道内务部街27号院,明快的非洲鼓节奏在胡同里传得很远。“你也上去学着敲一敲。”隔壁的阿姨听见声音带着孙子走了进来,要跟着来自非洲的鼓手学一段。

  这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朝阳门分会场所在地。住在胡同里的居民们已经习惯了,在设计周期间每天来这儿看看有什么新鲜事儿,展览、演讲、市集、音乐聚会各种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说,设计周让现代文化艺术和古老的社区产生了化学反应,朝阳门街道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内务部街也都在设计周这个平台上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家在天桥北部平房区的刘阿姨“十一”期间哪儿都没有去,就在胡同里当志愿者。设计周天桥分会场的“天桥忆巷 胡同串行”活动在她住的赵锥子胡同也有一个小会场,刘阿姨和几个老邻居都去当志愿者,帮主办方维持秩序。刘阿姨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看设计师教人们进行旧物改造,看设计师们把传统的麻将变成了他们不认识的模样,觉得很新鲜。在胡同里的家门口就能看演出、看展览、听讲座、学手工,天桥分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许多居民都觉得假期不够用了。

  “不接地气的活动是不能长久的。”北京歌华集团总经理、设计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丹阳说,设计周一直试图让更多群体融入设计周的活动中。

d92cf0517df4fbb07517fc2fe74563e3_4150524793.jpg 

设计师们用彩色晾衣绳给胡同旧物换新颜。

   走近了,设计就在生活里

  “我来设计周,也想看看今后我们家这片儿会有什么变化。”市民侯睿家住菜市口附近,国庆期间去了设计周好几个分会场。

  如果说以前的设计周让人们领略到的是设计之美,打开的是一个新鲜的世界,那么如今的设计周则与北京市民的生活更贴近,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这一点从各个分会场的主题也可以看出来,751时尚设计广场今年的主题是“为众设计”,朝阳门分会场的主题是“设计在日常”。

  朝阳门分会场的现场,一位北京设计师结合胡同居民生活空间比较狭小的现实,设计了一个不到20平方米却既有会客空间又有卧室的空间。来这里看展览的胡同居民对这里尤其感兴趣,很多人都拿起手机拍照,并表示回头自己家也要照此设计。

  以前设计周的参与者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人,但从今年的会场可以发现,有了许多老年参观者。在设计周主要活动“设计博览会”上,一款带门的浴缸就引起了许多老年参观者的兴趣。“这样的设计正是老年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他们当然也会对整个设计周有更浓厚的兴趣。”王昱东说,设计周告诉了大家如何通过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从2009年第一届北京国际设计周到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王昱东说,最初主办方需要告诉人们什么是设计,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为“设计”买单,普通的家庭装修也有了设计的预算。而设计周也从大型文化活动变成了城市创新的服务者,为城市创新、生活创新服务。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北京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