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凸显“中国概念”
摘要: 云南苗族小水井农民合唱团演绎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 钟欣 摄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在29日晚的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小提琴大师马克西姆·
云南苗族小水井农民合唱团演绎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 钟欣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在29日晚的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小提琴大师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世界首演了《悲喜同源》之外,一群身着土布草鞋的云南农民合唱团更是以天籁之声惊艳了观众。
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出自中国作曲家陈其钢之手,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共同委约创作。《悲喜同源》全曲演奏时长为24分钟,其主题素材来自于著名中国古曲“阳关三叠”,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离别情愫。
北京国际音乐节早在2002年提出“中国概念”,并于当年就为中国作曲家叶小纲、陈其钢等人举办了作品专场音乐会。随后音乐节又连续多年推出郭文景、温德青、周龙、叶小纲等中国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今年更是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10小时“交响马拉松”,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青岛、昆明的9个乐团共襄盛举,集中体现了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最新成就。
文格洛夫的演奏依然保持水准,他坦言,“陈其钢大师作品的技巧非常惊人,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其音乐充满了灵性。”
下半场登台的云南苗族小水井农民合唱团是首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爱乐乐团带来四首云南民谣,并携手13岁的钢琴神童王雅伦倾情演绎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合唱团的全体成员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其演唱方法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至今,既有西方传统美声元素也独具原生态的民族特色。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看来,在古典音乐领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不仅是中国乐团演绎中国作品,中国乐团演绎西方经典作品也同样是传递“中国声音”,农民合唱团的演绎亦是海外喜闻乐见的方式。
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过去三周献上了包括歌剧、交响乐、合唱、儿童音乐会在内的29场演出以及多场公益教育活动。(完)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