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成致富“软黄金”
摘要: 农民何富松另辟蹊径找商机水蛭成致富“软黄金”免费向村民传授致富技术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陈远志 文/图 水蛭,俗称蚂蟥,一提起这软乎乎的生物,绝大
农民何富松另辟蹊径找商机
水蛭成致富“软黄金”
免费向村民传授致富技术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陈远志 文/图
何富松的养殖场及展示的水蛭(资料图片)。
水蛭,俗称蚂蟥,一提起这软乎乎的生物,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吸血虫”,觉得恶心。但在泌阳县杨家集镇的水蛭养殖户何富松的眼里,一条条水蛭成了致富的“软黄金”,跟养鱼相比,利润高出很多倍。
在学习中瞅准商机
现年67岁的何富松痴迷中医药学。年轻的时候,他经常在外地从事药材收购,见多识广。上世纪90年代,他在湖北宜昌收购野生蚂蝗,当时,生蚂蝗市场价1.25元一公斤,晒干后120元一公斤,市场供不应求。他从中看到了商机,打算回泌阳老家搞人工养殖,但当时苦于找不到技术人员,这个愿望就被搁置。直到几年前,经过一个南阳从事药材批发的朋友介绍,何富松才从湖北引进人工养殖水蛭技术和种苗,开始了人工养殖。
经过多次试验,他在塘里养殖大量水葫芦和观赏莲,一来给水蛭遮光,二来可当作“网”,把水葫芦一提,水蛭尽在其中,效率大大提高。
水蛭的养殖周期在半年左右,每年春天时购来种蛭产卵,到五六月份水蛭孵化出来,10月长大的水蛭就可以销售了。喂养水蛭的饵料就是螺蛳和河蚌。
免费向村民传授致富技术
老何说,目前,鲜水蛭收购价每公斤100多元,干制品卖到1000多元一公斤,且有人上门收购,不愁销路,每亩纯利润3万元。
除养水蛭外,老何还在自己家的地里种了艾蒿、花椒、仙鹤草、商陆、二花等,仅艾叶一项去年亩均收益就有一万多元,他成为乡亲们眼中的“何能人”。
由于老何精通中医药,南阳药材市场让老何当顾问,有时还请他为前来实习的大学生讲解中草药,他成为学生口中的“何教授”。
老何还是一个热心的人,他主动为前来学习的周边村民免费传授养水蛭的技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养殖水蛭致富。
责任编辑:db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