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 德国制造商压力很大
摘要: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德媒称,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准备在技术上达到西方同等水平。不论私人还是公共中国投资者正慢慢做出自己的选择,让一些初创企业破产并扶植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德媒称,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准备在技术上达到西方同等水平。不论私人还是公共中国投资者正慢慢做出自己的选择,让一些初创企业破产并扶植另一些初创企业。
德国《南德意志报》11月15日以《中国汽车业强行超车》为题报道称,例如几年前才成立的蔚来电动车公司获得了数十亿欧元的启动资金,现在正向世界进军,蔚来公司的工程师也在伦敦、慕尼黑和旧金山工作,然后他们将在中国制造他们研发的电动车,并从中国出口到国外。此外,沃尔沃汽车的所有者中国吉利汽车公司也想通过自己的电动车品牌“Lynk&Co”和“Polestar”做同样的事情。
报道称,在复杂的内燃发动机方面,西方拥有几乎无法被超越的优势。中国人想跳过这种技术,他们想用容易设计的电动车得分。由于中国实施新的电动车配额制度,宝马公司想在中国生产Mini品牌车,尤其是电动型的,为此它又需要建立一家合资企业。
“我们在中国的行动基于一个明确原则,”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哈拉尔德·克吕格尔对《南德意志报》说,“我们追求利润,同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这是一种给予和索取,目前西方企业还能从这种模式中获得巨大盈利。德国汽车企业的很大一部分盈利来自中国,但克吕格尔和他的奥迪、大众及奔驰公司同事也清楚,他们被迫扶植自己的竞争对手。
“鉴于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我们必须在欧洲非常快地发展,”克吕格尔说。
报道称,人们只有在国内比新竞争对手发展得更快,未来才有保证。这适用于电动汽车,也适用于自动化功能。保持车道,改变车道,几乎自动驾驶,然后是完全自动驾驶:对明日汽车提出的要求非常清楚。不论在上海还是在慕尼黑开车,汽车都不应该有疯狂举动,很多人说,或许在下个十年之初很多情况下就不需要司机了。在美国和中国,人们说:明天。在以安全为导向的德国,人们宁可说:后天。(编译/聂立涛)

资料图:吉利汽车宁波北仑春晓生产基地的焊装车间。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