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德华画展在广西开幕 用西式油画展现民族精神
摘要: 民族油画的个性表达 ——覃德华油画展随记 本报记者 张天韵 被称为“十足的村夫子”的中国田园派画家覃德华,最近又有大动作。 11月25
民族油画的个性表达
——覃德华油画展随记
本报记者 张天韵
被称为“十足的村夫子”的中国田园派画家覃德华,最近又有大动作。
11月25日,“中华盛世颂——2017年中国田园派画家覃德华大型油画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幕,展出“村夫子”创作的50多幅油画、国画作品。画展分“大国颂”“中国梦”“锦绣山河”3个篇章,以新颖的立意、鲜明的艺术特色,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展厅显眼处,展示着覃德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今年6月份创作的大型油画长卷《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近两年创作的大型油画《大秦帝国》《乾隆游江南》《刘三姐·歌海情韵》等,恢宏的历史场面、淳朴的故乡风俗、大美的自然风光,都在传递着画家的理念和才气。
覃德华出生在玉林兴业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父母开荒种地,熟悉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连绵的群山、葱郁的树林、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流水、古老的村庄,无不牵动着覃德华的赤子之心。如何用笔墨去赞美家乡多娇的山水、还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呢?覃德华在漫长的探索中苦苦追求。
“思想的觉醒导致艺术的觉醒。”覃德华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选择和互补,创造出独特的油画艺术。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画家个性的发扬与创造,而只有理解和领悟民族精神,怀着对本土文化的敬畏和热忱,坚持本土语言的现代转换,才能使油画这舶来品真正“民族”起来。
“我用了20年的坚持,用与生俱来的天性,描绘自己熟悉的乡村农舍、热爱的山川河流、朝夕相处的平民百姓。是诗的意境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也是诗的意境让我找到创作的灵感,创作出一首首地道的‘田园诗歌’,一首首纯正的‘山村民谣’。”覃德华将对故乡浓得化不开的激情泼洒在画布上,努力挖掘历史和当代的人文精神与内涵。
“覃德华的艺术作品以超脱的色块形象,宏大壮美的构图,率真含蓄的笔触为出发点。”文艺批评家黎展华对覃德华的油画如此评价,“这种不受约束的艺术自由,展现了民族油画的个性。尽管外貌仍是西方的油画,却能使人在其独特艺术表现的场景以及人物细节的刻画中遗貌取神,超越西方油画的表现方式,读出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广西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