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旅游景点

白云深处云梦山

2018-01-26 10:0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db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晚报记者 彭建民 文/图观兵台。晃荡石。锯截石。云梦山位于驿城区蚁蜂镇西南部,东距驻马店市区29公里,西部与泌阳县接壤,东接大乐山、金顶山风景区,西连白云山,东西长

 晚报记者 彭建民 文/图

观兵台。

晃荡石。

锯截石。

jish180178.jpg

千年古树

 

jish180177.jpg

 蒸馍石

jish180186.jpg

 闯王藏金洞

jish180185.jpg

古 长城

jish180179.jpg

神仙洞

云梦山位于驿城区蚁蜂镇西南部,东距驻马店市区29公里,西部与泌阳县接壤,东接大乐山、金顶山风景区,西连白云山,东西长达10公里,南北约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云梦山是伏牛山脉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沉睡在大山深处。她峰峦叠嶂,峡谷幽深,万木葱茏,景色壮美,云雾缭绕,神秘莫测,是人们期待与向往的地方。

云梦山山雄、水秀、谷幽、洞奇。整个景区,山、水、石、树交相辉映,塘、溪、潭、瀑错落有致, 若白龙飞腾,如银练飘舞,四季如画,景色宜人。

云梦山除“老鹰崖”“老虎爬”“五道岭”“鸡叫石”“锯截石”“神仙洞”“老头岭”“老婆沟”八大奇观外,还有闯王“藏金洞”、义军“观兵台”、 神奇“四方石井”“妖精坑”“晃荡石”“黄毛顶寨”“扁嘴石”“天沟”“蒸馍石”“三架山”“唐塔遗址”“石庙遗址”“千年古刹碾冲寺”“古栗林”“ 三岔口芍药园”等30多个景点。

云梦山“古栗养生园”里的千年古板栗,不仅树形奇特,而且果实迥异。场内有黄檀、合欢、野核桃、枫树等50多种乔木,有野山楂、珍珠花、连翘等30多种灌木,有何首乌、百合、贝母、丹参等50多种名贵药材,有雉鸡、野猪、野兔、果子狸、野山羊等动物30多种,有鸟类20多种。

云梦山上到处是宝。如果八九月游玩云梦山,满山都是野葡萄、山核桃。

云梦山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相传战国时期著名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曾隐居此山诵经授徒。叱咤风云、名扬天下的孙膑、庞涓都是在这里拜鬼谷子为师学道的。

云梦山是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好去处,有传奇色彩的景点很多,主要有以下这些。

传说一晃荡石

在“蒸馍石”西北方向的山顶处,有一块斜立的“晃荡石”比较奇特。它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以“晃荡石”为分水岭,山南是竹沟,山北是蚁蜂。相传,每逢刮北风的季节,大石头往南晃动。在这个季节里,蚁蜂的女孩子三五成群地嫁往山南的竹沟。遇到刮南风的季节里,大石头向北晃动。这个季节,山南竹沟的女孩子便三五成群地嫁往山北的蚁蜂。

为制止这种反常现象,一些村民用生铁和农用犁铧等金属制品,把大石头下面的缝隙垫得严严实实,从此这块石头不再随风摆动。同时,山南山北的老少爷们约定:大人和放牛的孩童,任何人不能随意攀缘这块大石头,更不能在“晃荡石”上来回晃动。

传说二 妖精坑

顺着山谷中的一条小溪前行,沿途林木深幽,时不时有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过。走大约1公里远时,眼前便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大水坑,约两米深。山上的泉水不断地流入坑内,白色的浪花与谷内的怪石相融合,看上去如仙境一般。这就是传说中的“妖精坑”。 

据说,很久以前,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水坑边放牛。突然一声巨响,从水坑里走出两个人。这两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个“仙女”。

这两个放牛孩子悄悄地跟着抬轿人来到蚁蜂,此时正逢蚁蜂庙会。“他们不是人,他们是妖精,快捉住他们那。”两个孩子拼命地叫喊着。

看到孩子们认出了他们,两人抬起轿子就跑,不少赶庙会的人紧跟其后。但是追到云梦山上的水坑边时,“妖精”突然不见了。第二天,有人看到水坑里漂起一条死泥鳅。

传说三 闯王藏金洞 

攀缘到悬崖陡峭的“三架山”后,便到了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洞,垂直的崖壁下有一个只能容下一人的洞口,这就是村民世代相传“闯王藏金洞”。

村民们说,“闯王藏金洞”也叫“金马驹子”洞。叫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把耳朵贴在洞口,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会听到洞里有马驹儿拉着石磨在磨“金豆”,并伴有“得得”的马蹄声。

村民说,这个山洞是为李闯王身边的一员大将留下的。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去世后,闯王为了纪念他,专门为他修建了墓地,并陪葬了一个“金马驹”。后来,大将墓里藏有“金马驹”的消息不胫而走。“金马驹”和“藏金洞”就在村民中成了一个神话,很多人都想一睹“金马驹”的真容。

在“闯王藏金洞”的上方还刻着一副对联:“要想石门开,还得皇朝来。”老一辈人说,这座山里埋了许多金银财宝,但谁也找不到,要想把石门打开,除非李闯王来。

 传说四神奇的四方石井

在“闯王藏金洞”东北方向约5米处,有口具有传奇色彩的“四方石井”。这口井呈四方形,深约5米,有400多年的历史。

据村民口口相传,这口井在山顶上,本是准备用来储存雨水的,谁知在挖好后的第二天,天空晴朗,井里存满了水。从此,村民们都把这口井里的水当成“圣水”。

更为神奇的是,大旱之年,这口井也不干枯,家家户户都上山担水吃。无论多少人来取水,井里的水位都不变,既不下降,也不溢出。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不再上山担水吃了。”村民说,入冬后井水就会变混浊,到了夏季,井水会变得清澈甘甜。 

传说五锯截石、老头岭、老婆沟 

在云梦山,有一条深不可测的天沟,多少年来一直阻挡着山南与山北村民的来往。百姓的苦衷,天神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天,天神们聚在一起商量,为方便南北山的群众通行,能否在鸡不叫、狗不咬的夜晚,快速架好一座南北天桥,减轻百姓的爬山之苦。天神们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不少主意。说干就干,天神们在深夜里,锯好了石块、石条、石梁、石柱。万事俱备,只差架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4里开外的山坡和山沟,突然传来了鸡叫声。天神们以为天亮了,赶紧收工。

几个时辰后天才放亮,天神们觉得不对劲,下山调查后找到了原因:住在山坡上的一个老头和山沟里的一个老婆,担心山南山北的村民来往通行影响他们的生活,就搞破坏,不让架桥,在天神们夜里忙着架桥时学鸡叫赶跑天神。

这两位老人为一己私利,祸害百姓,天神很生气,一怒之下,“唰”!“唰”!两神鞭甩向山下的老头和老婆。从此,人们再经过“老头岭”时,看到的是有身无头的老者,经过“老婆沟”时,看到的是老婆少了只“乳房”。

传说六观兵台

距“闯王藏金洞”不远的山顶上,有一个“观兵台”,它在“三架山”南岭的岭尖上。所谓的“观兵台”其实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石头,站在上面可将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

据说,当年农民军曾利用这个高台观察敌情,首领们还曾在这里指挥过千军万马。

说起“观兵台”,77岁的村民郑四运向记者讲述了他听过的故事。

相传,河南本是富庶之地,但连年灾害,人民非死既逃。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始,手下仅有一千士兵,势单力薄。由于明朝官府强敛赋税,当地人难忍官府压榨纷纷造反。几个月后,李自成的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并迅速攻克了宜阳、偃师、灵宝、宝丰等地。

由于“三架山”地势险要,一些农民军便在山上建起了山寨,垒起了石寨墙,等待李自成重用。当时,李自成主攻的目标是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此人横征暴敛,坏事做绝。李自成到达“三架山”后,认为此地甚好,不但可以囤兵,还可以及时知晓敌军的动向。这块天然石台成了李自成的“观兵台”和暸望哨。

为表达对李自成的尊敬,在山上安营扎寨的农民军还为李自成刻了一块石碑。因担心官府察觉李自成的行踪,大家只在石碑上刻了一些花纹和图案,没有刻李自成的名字。现在石碑上的花纹和图案因风吹日晒和人为破坏,已经模糊了。

村民们说,小时候经常到山上放牛、放羊,坐在“观兵台”上玩耍是件最高兴的事。

传说七神仙洞

“神仙洞”比邻“蝎子顶”,洞口外小內阔。拿着手电筒屈身进入洞内,里面的空间如一间房子大小。往里大约行走5里地后,有一条河,水深莫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曾隐居云梦山的“神仙洞”修道授徒。孙膑、庞涓,都是在这里拜师学道。当年,鬼谷子带着徒弟在洞内修道,在洞外练功。

传说八 石扁嘴

在“锯截石”不远处,有一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石扁嘴”。

相传,这只坐南朝北的“石扁嘴”,每年只下一个“金蛋”。一对靠砍柴卖草为生的母子俩,在石头缝中发现明光闪闪的“金蛋”后,告别了吃糠咽菜的苦日子。这件事被村里一年轻人知道后,每天到“石扁嘴”身边等着它下金蛋。等一段时间后,急不可待的年轻人干脆用棍猛戳“石扁嘴”的屁股。从此“石扁嘴”再也不下金蛋了。

数千年来,提起云梦山上的“石扁嘴”,老辈人都这样说:“吃山北,屙山南。山南富,山北穷。”

听了神奇的传说,再看着这个面朝北、尾朝南的“石扁嘴”, 不少游人风趣地笑道:“有意思,山南是竹沟,比较富裕;山北是蚁峰,比较落后。会不会是这个‘石扁嘴’在作怪呀!”

责任编辑:db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