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综合新闻

智能人才缺口大 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成热门

2018-04-09 09: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来了,填报考志愿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大事。很多人从高考前就开始关注,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读。事实上,专业的设置也是随着时代的发

高校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 "机器人工程"专业成热门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来了,填报考志愿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大事。很多人从高考前就开始关注,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读。事实上,专业的设置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立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今,“机器人工程”专业成为热门,印证的正是这个思路。

  求贤:跨界人才受欢迎

  10年前,如果说人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话,很多人会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然而,就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人工智能技术带着众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确实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表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从业者的各方面要求较高。现今,随着人工智能的井喷式爆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是能够突破学科边界的跨界人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有创意的人才,也需要更多跨界的人才。”举例来说,你可能很了解医疗产业,但并不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或者虽然你很了解人工智能技术,但不了解医学所遇到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在实践中实现有益的创新。人工智能时代所呼唤的跨界人才,能够对这两个领域都有了解,能够融会贯通。

  需贤:智能人才缺口大

  人工智能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与行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导致了人工智能人才出现了巨大缺口。据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巨大的人才缺口下,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教育不能缺位。但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教育现状并非无可挑剔。

  就目前来看,中国缺乏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国际人工智能协会评选出的208位院士中,中国籍仅占4席。不仅如此,中国高校缺乏相应的人工智能师资力量。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在整体上存在人才匮乏的现状,大约只有1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些年来,受到企业高薪酬、大数据研究条件等因素影响,高校中人工智能师资的流失率不断增加。

  据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共有超过360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国拥有近170所,中国仅30多所。虽然一些中国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总体上缺乏人工智能的基础教学能力,高校在独自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上有所欠缺。

  随着人工智能站上风口,相关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确实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资比硅谷、英国要高很多。人工智能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必须人才先行。

  育贤:高校培养是主力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最“热门”的专业均与信息技术相关。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60所高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新增审批本科专业中,也有18所高校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在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越来越多高校瞄准人工智能领域,聚焦核心人才培养。近日,南京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是国内第四所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现在正是人工智能的窗口期,南京大学需要为江苏、为全国发展智能化作出贡献。”日前,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人工智能学院初定本科生招生规模为60人到100人。

  除了传统的学院教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渠道也日渐丰富。日前,由教育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是中国首个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其目标是探索实践适合中国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正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据介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