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地球在发烧 “撒盐”降温是一剂良方吗?

2018-04-12 10:47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地球在发烧 “撒盐”降温是一剂良方吗?日前,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

原标题:地球在发烧 “撒盐”降温是一剂良方吗?

日前,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1981—2010年平均值(14.3℃)高出0.46℃,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地球越来越热,该如何给它降温呢?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大胆提出“盐计划”:在大气对流层上部播撒细盐粉挡住太阳光,进而给地球降温。这一看似疯狂的设想是否可行,会不会带来新的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争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庞小兵教授、智协飞教授等专家认为,此举创意大胆,但“副作用”明显,且现在不可能实现。目前,遏制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的最佳方式还是应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大胆的“地球工程”设想

几十年来,不断有科学家们提出用地球工程的方式来改变全球气候。这种人为干涉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思路:一种是碳移除,指移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另外一种是太阳辐射管理,即通过降低地球对太阳能量的吸收来抵消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据《科学》杂志报道,“盐计划”并不是第一个看起来异想天开的建议。过去,也曾有人提议把被称为气溶胶的微小颗粒注入平流层,在这个大气中距离赤道18公里的对流层上方区域,这些气溶胶能够将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

“不论是撒盐还是气溶胶,都是想模拟火山爆发时火山灰遮挡阳光使地球短暂变冷的过程。”庞小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样的想法理论上行得通,但目前几乎不可能实现。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撒盐降温在一定程度上比全球变暖还疯狂。

现有方案“副作用”多多

在科学家看来,这个大胆的想法并不是天衣无缝,它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因为不论是撒盐还是气溶胶,都会带来“副作用”。

“许多盐类,都含有卤素,也就是氯、钠、碘离子,它们生成的卤代自由基会破坏臭氧层。”庞小兵说,“而气溶胶是指飘浮在空中的1纳米至10微米细小微粒,它们会通过静电吸附形成新的聚合物,反而能产生公众避之不及的灰霾,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周兵认为,“盐计划”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还会随降雨落到地面,对土壤和淡水造成影响。

在象辑科技气象技术专家欧波看来,这个计划可能有很多未知的、不可控的结果。究竟增加多少“盐颗粒”合适,这些“盐颗粒”循环降落到地面后是否会带来如“盐碱化”“荒漠化”等其他负面效应等都还不明确。

智协飞教授也持观望态度:“现有的地球工程的设想,要么实施起来困难,要么存在明显副作用。”

即使可行也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在想办法阻止这件事发生,但目前来看不可能完全阻止。”庞小兵和智协飞等专家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判断,让人不禁要唱一首《凉凉》了。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还是人类活动造成,减少太阳光辐射,即使可行也是治标不治本。”庞小兵认为,固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是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举措。

“目前人类能用的手段还很有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最大程度上减缓气候变化。”智协飞说,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已经开始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但是目前人类对能源需求太大,新能源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所以进度仍不令人满意。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将来某一天地球工程或许能够有效调控地球温度,作为科学探索,应加以鼓励。”智协飞说。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