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 走上在线教育精品建设之路
摘要: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 自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投入到慕课建设中。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经过5年时间发展,中国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 自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投入到慕课建设中。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经过5年时间发展,中国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已突破7000万人次选课,这个数据让中国在慕课的应用、制作和学习上遥遥领先于世界。
慕课精品之路 让优质教育资源效率倍增
“教学效果好”“内容质量高”“教学支撑广”既是学习者对慕课的期望,也是慕课开发者本身在教学设计、制作包装上的要求。如今,一大批在线教育服务品牌纷纷出现,如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人卫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同时,一批优秀的在线课程制作公司也正在为慕课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共同走上在线教育的精品建设之路。为了适应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慕课制作在知识点的呈现上采用音、视、图、文多重表达,让内容展现更清晰、更简洁;在拍摄制作中借鉴电视节目制作手法,增强表现力;在核心知识点上采用动画的效果调动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记忆;依据课程内容,在版式设计上也更具特色,充分展现课程的魅力。
51制课负责人赵峰认为,好的慕课不是把课堂搬到网络,把教材录成视频,更要从“心”出发,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教学内容框架、学科体系结构,要为每门课程精心打造一套最适合的内容展现方式,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制作,再到平台上线,要使得慕课的整体制作变得更规范、更专业、更有创意。
混合式教学 让思政课变身“万人迷”
“90后”“00后”大学生思想独立、多变、开放、多元。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如何把思政课打造得前沿、够味、入脑入心,慕课探索出了新路子。
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思政课,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思政课慕课应用数量快速增长。迄今,中国大学MOOC平台共上线19门思政课慕课,开课34期,选课近40万人次。慕课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已经涌现出陈果、张晓燕、胡志辉等一批优秀教师,累计选课已逾28万人次,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络精品课程。
有人这样评价慕课:“你有一个苹果分给别人一半,你还有一半。你有一门知识,教会别人,你和别人都拥有一门知识。”慕课的本质是共享,保持开放心态,打通学习接口,探寻共享途径,慕课之风劲吹,教育资源均衡化更可期。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