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戏曲

仪封村曲剧百年

2018-05-25 08:3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5月3日至8日,“庆祝仪封曲剧兴起100周年暨仪封戏剧文化节”在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北街举行。此次活动由西平县文广新局、西平县杨庄乡人民政府和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受到当地十里八乡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天来看戏的人熙熙攘攘。

 5月3日至8日,“庆祝仪封曲剧兴起100周年暨仪封戏剧文化节”在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北街举行。此次活动由西平县文广新局、西平县杨庄乡人民政府和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受到当地十里八乡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天来看戏的人熙熙攘攘。

仪封村的曲剧真有百年历史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来到仪封村采访。让记者没想到的是,仪封村不仅曲剧有百年历史,而且豫剧、越调有更久远的历史,并走出了一批戏曲名家。

仪封戏曲(一)

仪封村曲剧百年

□晚报记者户向阳通讯员张金城文/

hxy180553.jpg

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的演员在排练戏曲。

初夏的一个午后,天气已经很热,不少人都在午休。然而,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赵发云家的院子里格外热闹。在锣鼓、弦子声中,一名村民正在卖力地唱着曲剧《屠夫状元》选段。优美的唱腔、规范的动作、激情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的演员们在排练戏曲。现场,不仅有喜欢戏曲的村民,还有几位特殊的“老戏迷”——仪封村83岁的老教师、有“仪封村活历史”之称的赵星耀老人,仪封村原党支部书记、被大家称为“老团长”的赵法振老人,曾多年担任仪封村党支部书记的赵圣灿老人,曾因唱戏被家人下药弄哑了嗓子的“超级戏迷”赵圣水老人,还有西平县广播电视台退休干部、主任记者张金城,驻马店市豫剧团退休职工赵新德,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海燕、李遂成等。他们都是仪封戏曲的热心传承者。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仪封百年曲剧史。

千年古村落百年曲剧史

仪封村历史悠久。此地夏代形成村落,周初为房国国都,春秋时期,孔子曾在此设坛讲学,明永乐年间即开始设镇,是历史名镇。

仪封是戏曲的故乡。赵星耀老人是仪封曲剧历史的见证者,并针对仪封曲剧发展史进行过走访调查。据他介绍,1918年,从冯玉祥部队文工团返乡的仪封人赵宜亭和仪封村及其周边村的孙相安、郭瑞五、孙子高、赵云生、赵子端等人,自发组成了一个唱地摊戏的戏班,走乡串村演唱大调曲子。

仪封古为商贸巨镇,在此经商的山西人和陕西人特别多。清康熙年间,山西和陕西客商在仪封街中心建起了当时豫南最大的山陕会馆和戏楼,客商们坐在会馆楼上即可品茶赏戏。

戏班经常在山陕会馆唱河南坠子和说评书,《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大八义》、《小八义》等故事说得炉火纯青。每到晚上,人们就围着戏班听书,叫好声不绝于耳。戏班到哪儿,挑担子卖东西的就跟到哪儿,哪儿就形成了夜市。

“闫群生的酸辣汤饺子和汤圆、丁长安的焦花生、夏明芝的卤肉、张坷拉的烧饼都非常好吃,在夜市上卖得非常好。”说起往事,赵星耀老人记忆犹新。

此盛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民国年间,山陕会馆成了国民党仪封镇政府的镇公所,后来戏楼被拆掉了。

西平广播电视台退休干部、主任记者张金城也是仪封人,对仪封戏曲发展史也考证过。

“河南曲剧最早登高台演出就在仪封。”张金城介绍,1927年农历八月初三,仪封镇举办庙会纪念孔子诞辰,两台大戏对着唱。庙会第三天,外地来的一个戏班唱输了,半夜不辞而别。会期还有两天,再请戏班已来不及。仪封曲剧戏班的赵云生、赵宜亭、孙相安、郭瑞五、张子修、赵子瑞、赵子谦等人商量后,决定把曲剧戏班的地摊戏搬上高台演唱。在高台上演出曲剧,让人们耳目一新,观众如潮。对戏两天,地摊戏班和本镇的越调戏班打了个平手。自此,仪封曲剧戏班由唱地摊戏变成了在高台上演出,开全省曲剧登高台演出之先河。

紧跟时代步伐唱响现代戏

“根据宣传的需要,解放初期,仪封曲剧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张金城介绍,1949年,仪封镇解放,在县文化馆和仪封镇政府的主持下,以赵宜亭、张子修、赵明恩等人为主,成立了仪封时装曲剧团。赵守志、赵严申、赵书亮、刘枝等20多名新演员的加盟,使曲剧团实力大增。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有许多新政策、新法律急需宣传。仪封镇党委、镇政府对镇里的两个剧团进行了明确分工:越调剧团以演传统戏为主,曲剧团以演现代时装剧为主。

曲剧团先后排演了《白毛女》、《苦儿寻母》、《儿女英雄》、《洪湖赤卫队》、《江姐》等20多部现代戏,每年在仪封镇和西平、遂平、上蔡、舞阳、郾城等县的县城和乡镇演出300多场。

“演员们每演到痛处,全场落泪,很多观众失声痛哭;演到敌人的残暴时,观众都咬牙痛骂!”赵星耀老人说,1951年至1958年,在西平县戏剧会演中,仪封曲剧团连续8年获得一等奖。1956年,信阳地区举行戏剧大赛,全地区30多个专业和业余剧团参赛,仪封曲剧团和地区专业京剧团获得并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信阳地区行署主要领导接见了仪封曲剧团全体演员,并给予了奖励。

张金城说,仪封曲剧团在坚持演出现代戏的同时,还排演了一部分传统戏,其排演的《收杜府》、《斩吴驸马》、《铡陈世美》、《下陈州》等传统戏久演不衰。

剧团几经沉浮戏曲之火不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封曲剧团经历了几次沉浮。

赵星耀老人告诉记者,1958年,仪封镇因境内修建杨庄水库被撤销,合并到出山人民公社,仪封也不再是镇政府所在地。随着一些老演员去世,年轻女演员嫁到外地,仪封曲剧团逐渐解散。

“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在全国流行,很多村都成立了剧团或文艺宣传队。仪封南街和北街分别成立了曲剧团和豫剧团,排演革命样板戏。演出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样板戏,很受群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戏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仪封曲剧团再次成立。”张金城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仪封北街曲剧团排演的现代戏《江姐》、历史剧《赵氏孤儿》,在全县戏剧会演中均获一等奖。曲剧团因演出水平较高,很受群众欢迎。

1988年,河南省文化厅向阵容整齐、演出水平较高的仪封北街曲剧团颁发了营业演出许可证。团长李遂成带领仪封曲剧团到湖北、安徽、山西等省演出,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

1996年,由于剧团收入较少等原因,剧团演职人员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剧团再次被迫解散。

1997年元旦,西平县举行全县业余剧团会演。解散的仪封北街曲剧团又临时组建起来,重排了曲剧《江姐》,在会演中荣获一等奖。

薪火传承振兴戏曲文化

仪封人爱戏爱到骨子里。

今年65岁的李遂成和妻子庞华琴都喜欢唱戏。2015年,李遂成从外地打工回来带孙子。回到家乡后,他萌发了重新成立剧团的想法。

“仪封优秀的戏曲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线。”李遂成的想法得到仪封村很多人的支持。老支书赵法振身体不好,在深圳女儿家居住,并且一直在治病。李遂成给他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后,老人立即从深圳赶回来,帮助筹资、办理手续。

老支书赵圣灿也经常为成立剧团奔波。戏台没有顶棚,老人开着三轮车,到县城花3000多元钱买帆布制作了顶棚。“超级戏迷”赵圣水老人,也发动亲戚朋友为剧团捐款。

在广州打工的村民王新英得知要成立剧团的消息后,立即捐款5000元。村民们和在仪封街上做生意的商户,得知要成立剧团,也纷纷捐款。

李遂成告诉记者,买戏台的4万多元钱,是演员集资的,而买服装、道具的2万多元钱,都是村民和商户自发捐的。

一些老演员和喜欢戏曲的村民主动加入剧团。仪封北街青年农民刘海燕原来经商,加入剧团后,凭借一副好嗓子专攻丑角,演唱的大调曲子《李豁子离婚》、《李豁子做梦》等节目,风趣幽默,惟妙惟俏。他首次参加西平县戏迷擂台赛,即获二等奖,被演员们推选为公司经理。

青年演员赵丽英、赵凤奇原来都在外打工,得知剧团成立后,便辞职回来学戏,如今两人已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很多老演员不但积极参加演出,还主动教青年演员唱戏。从市豫剧团退休的赵新德义务担任剧团的导演。张金城积极为剧团搞宣传、找台口和编写剧本。

2016年5月29日,仪封曲剧团成立。2016年9月,仪封曲剧团在西平县文化部门注册为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希望在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仪封曲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6年12月, 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参加西平县戏剧大赛,演出的革命现代戏《江姐》荣获第一名。当时,扮演江姐的演员赵秀真已经65岁。

如今的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刘海燕、孙景梅、赵丽英、刘秀荣、赵凤奇、魏爱莲、陈萍、王波等一批青年演员正茁壮成长。公司的舞台、灯光、乐队、音响、服装、道具等均接近或超过县级剧团,并已排练出《三娘教子》、《三子争父》、《三女拜寿》、《亲娘后妈》等20多部大戏。

“仪封村曲剧已经有100年历史。我们一定要排更多的戏,培养更多演员,把我们仪封村优秀的戏曲文化传承下去。”谈起公司今后的发展,西平县黉艺曲剧演出有限公司副经理李遂成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