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综合资讯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2018-07-25 08:32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向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安 娜 张辛欣 张玉洁新兴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hell

 向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安 娜 张辛欣 张玉洁

新兴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稳步推进。

技术改造向智能升级

刷脸进门,戴上AR眼镜开始工作——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加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AR眼镜可以看到与现场实物按1比1比例构造的三维模型,按照清晰的装配路径、装备顺序,高效准确完成任务。

“这里的设备智能化改造后,都可以相互通信。整个生产单元实现了控制、传感、检测的高度集成。”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人脸识别、人员定位、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已融入生产的多个环节。

类似的场景出现在很多智能制造生产车间里。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业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智能制造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差距较大,人才储备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对中国制造而言,将制造优势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形成数字时代新供给能力是当务之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说。

绿色制造培育新动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随之而来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努力向绿色化转型,积极探索将绿色注入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将“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节约”等作为发展目标。

“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还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到汽车行业,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生产的多个环节。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约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约19%。

专家指出,推进绿色制造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增长。

创造拓展新空间

总部位于湖南浏阳的蓝思科技,凭借多年来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行研发投入,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手机前后盖双面玻璃、全面屏、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新功能或新设计,引领了产品设计新的方向和趋势。”蓝思科技副总裁刘曙光告诉记者,公司凭着创新研发实现了突破,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

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速4.4个百分点。

尽管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滞缓,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一些制造企业把人才培养、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发展到现在,我们更加注重核心研发和IT人才的培养。”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陈弓说,公司研发人员队伍正不断壮大,目前已有近400人,将为核心开发能力提升和智能制造提供人才保证。

“随着新技术在船舶工业的突破性发展以及应用,船舶建造的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沪东中华总经理助理朱益民说。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