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出行“一堵就怒”?六个举措教你自我调节
摘要: “十一黄金周”将至,除了去哪儿玩,广大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堵不堵车。在平日里,很多人一堵车就容易发脾气,不自觉成了“路怒族”;而十一假期的拥堵
“十一黄金周”将至,除了去哪儿玩,广大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堵不堵车。在平日里,很多人一堵车就容易发脾气,不自觉成了“路怒族”;而十一假期的拥堵,则更加考验驾车出行者的耐心。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路怒”情绪带来的危害不仅止于交通违章及交通事故的增多。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心理门诊医生史宇提醒,“路怒”不仅仅是一时脾气不好,长此以往还会形成阵发性暴怒障碍的精神疾病。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张中发也指出,如果人长期处于“路怒”状态,易怒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其在生活中也容易烦躁、发怒,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长期情绪压抑,进而可能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于人于己,“路怒”都不是件好事,它会增加人际摩擦和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还会影响到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那么,有哪些应对“路怒症”的有效措施呢?
专家认为,在无法改变其他驾驶人员素质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让心情“慢下来”,具体解决“路怒症”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开车时要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心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说,在遇到插队、别车等有意或无意的挑衅行为时,保持情绪淡定,只会对驾驶员有好处,避免进入争吵、打斗甚至撞车的麻烦里去。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家胡霜还建议,不妨多换位思考,多为人家找点“借口”,想象人家是遇到了急事, 对对方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这样心里就会好受多了。
2.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出行,从我开始”。我们应熟稔道路驾驶规矩千万条,安全永远排在第一条;我们更应牢记:心宽路才宽,守规人才美。自觉置身于规则的约束下,每个人上路时都能做到“彬彬有礼”地开车,心里通畅了,就会发现行车也顺畅了。
3.不开“英雄车”“斗气车”,不带着情绪上路。张中发指出,遇到突发状况时应时刻牢记安全为先的原则,有意识地减缓车速,让情绪尽快“降温”,避免急躁而做出冲动的行为。胡霜建议,驾驶人如果开车遇到“窝心事”,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平息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拥堵的时候听听舒缓的音乐,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还有就是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此外,进行有规律的咀嚼动作,或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吹气球、微笑等,都不失为缓解急躁情绪的小窍门。如果因家庭问题、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连续几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合理安排好出行时间。唐登华建议,驾驶者在每次出行前,需提前制定行车路线,将有可能遇到的堵车等时间都给予充分考虑,这样就能把路上的时间预留充足,时间充裕了,自己心理上就能更从容一些,遇到堵车时就不会太着急。
5.开大空调降降温。张中发提醒,抑制“路怒症”,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降低车内温度,再喝些冰凉的饮料,尤其在夏天,车内温度降低一点,情绪就会好一点,理性就会多一点。
6.开车前清理一下车内,给自己一个美好的驾驶环境。唐登华指出,最好不要在后视镜上挂小挂件,那样会影响情绪;可以在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时多看一看。对于新手来说,开车时旁边的人最好少说话,不要在开车时刺激司机。(人民健康综合健康时报、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