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遗址
摘要: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1日电(记者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人员在化德县境内一处距今8400年-7800年的古老村落遗址发现16座古代先民居住的房址。发现房址的遗址被称为四麻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1日电(记者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人员在化德县境内一处距今8400年-7800年的古老村落遗址发现16座古代先民居住的房址。
发现房址的遗址被称为四麻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属于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在过去两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四麻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清理房址16座。
这16座房址大多为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和成排的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据了解,这两种房屋形制存在早晚关系,圆形房址逐渐发展成为圆角长方形房址。
这些房址内部保存有地面灶,个别灶面上放置有石块。少数房址有向南的长方形台阶式门道。多数房址内有圆形柱洞,为壁柱,柱洞制作粗糙。房址墙壁为黄砂土,无二次加工痕迹。这些房址大小不一,圆形房址直径3.3米至4.5米,圆角长方形房址进深4.4米至5.2米、间宽1.1米至6.6米不等。
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500余件遗物,主要为石器、骨器、陶器、动物骨骼等。石器原料以灰黑色硅质岩占多数,有少量玛瑙、燧石、石英石。器形有石铲、石斧、砍砸器等;陶器,出土可复原器形极少,多为较小的陶器残片;骨器,出土有骨锤、骨铲、骨针等;在部分房址内,较为集中出土了数量不等的动物骨骼和少量蚌壳。
考古领队胡晓农表示,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兽骨和较多的石制品,反映了四麻沟遗址人群的生产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据了解,这一村落遗址的发掘丰富了裕民文化的内涵,为研究裕民文化谱系的纵向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裕民文化是2014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首次发现于内蒙古中部。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