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先辨温热寒凉
摘要:孙其伟适量饮茶对健康有益,但不分情况饮用却弊大于利。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按照色泽和发酵程度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
孙其伟
适量饮茶对健康有益,但不分情况饮用却弊大于利。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按照色泽和发酵程度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花茶七类。中医学认为,茶有温热寒凉,喝前要辨别茶性再喝。
绿茶,性味寒苦。绿茶是没有发酵的茶,龙井、碧螺春、雀舌都属于绿茶。由于其性味而微寒,味略苦,所以适合胃热者饮用,脾胃虚寒者则不宜过多饮用。另外,冬天饮用绿茶容易造成胃寒,还可能影响食欲,而夏季炎热时,喝绿茶正好取其苦寒之性,以消暑解热、生津止渴。
黄茶,性凉微寒。黄茶为轻发酵茶,君山银针、温州黄汤、霍山黄芽等都是黄茶的主要品种,黄茶性凉微寒,适合胃热者饮用。与绿茶清凉和红茶温热的性味相比较,黄茶类的性味特征居于两者之间,普通人几乎都适合。
白茶,性味甘甜。白茶因其成茶外表披满白色茸毛,呈白色隐绿,故名白茶,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白茶其性清凉、平缓,味甘甜,能降火去燥,但不及绿茶般寒凉,于夏天饮用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
乌龙茶,不寒不热。乌龙茶又名青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其性平,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辛凉甘润,能清除体内积热,特别适合秋天饮用,可缓解秋燥。
红茶,味甜性味。红茶味甜性温热,温中暖胃、散寒除湿,具和胃、健胃之功效,可驱寒暖身。红茶还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宜饮性温的红茶。它特别适合冬季饮用,可补益身体、善蓄阳气、生热暖腹,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
黑茶,性偏温醇。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有云南普洱茶、湖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湖北青砖茶等。黑茶药性味苦甘、平和,既能清火又能温胃散寒。临床常用来醒脾健胃、解油腻、降血脂、降胆固醇等。由于其性偏温醇,适宜大多数人群,但不太适合阴虚内热的人。
花茶,性温。花茶具有芳香辛散之气,可提神醒脑,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春困之际宜喝茉莉、桂花等花茶。花茶性温,春饮花茶可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