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国内外有统计发现:导致离婚的多是生活琐事

2019-03-12 14:42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恋专家丁思远有网友讲述父母离婚的原因:“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经常往她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恋专家丁思远

有网友讲述父母离婚的原因:“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经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乍听上去,这种离婚理由很不可思议,相处十几年,孩子也这么大了,却因为这样的小事离婚。可事实上,很多的夫妻吵架、分居、闹离婚,起因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德国一项调查发现,在婚姻关系中,有46%的人称家务事是夫妻争吵的头号诱因,35%的人会为育儿问题争吵,35%的人把如何安排业余时间当作争执点,24%的人会因为看什么电视吵一架。2018年,浙江省全省法院离婚纠纷案件近5万起,其中离婚原因排名第一的并不是出轨,而是生活琐事,占离婚纠纷总数的34.21%。

生活琐事最大的特征就是:说出来矫情,吞下去难受。最后的结果就是堆积起来,汇聚成压倒婚姻的稻草。琐事之所以能够堆积并最后产生质变,是由于我们常见的观念——这种小事,不值一提。可事实上,这些引起负面情绪的琐事是一种提示,它在告诉我们“这种相处模式让我不舒服”或者“我感到不被爱了”“我的感受未被尊重”。就像肚子饿的不适感是为了提醒我们吃东西,引起负面情绪的琐事也是为了提醒我们,相处模式需要调整了。那我们可以如何做呢?

1.面临的“琐事”是不是“小事”,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在婚姻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很多人的意见,比如“这种小事你就不要计较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可以不在乎呢”。有时明明是让我们无法忍受的事情,却因为对别人来说是小事,我们就放弃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什么样的事情该郑重对待,什么样的事情不值一提?当别人和自己的看法有差别时,优先关注自己的感受。

2.验证对方到底如何看待这件琐事。因生活琐事而产生纠葛的夫妻,通常对这件事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是不一致的,因为很少有人故意做出一些事情去伤害另一半。更多地情况是,我们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结果,一方认定另一方小题大做,另一方又认定对方冷漠无情。如果可以认真去询问一下,对方到底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也许会发现他们不是想要伤害我们,只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标准和看法。

3.哪怕是小事,也允许双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在亲密关系里,未能表达的情绪就是个心结,会一直活跃在脑子里。就像鞋里的沙子,让人不舒服。这种负面体验会导致你对伴侣越来越挑剔、看不惯,到最后,值得生气的琐事会越来越多,最后很难避免“大爆发”。因此,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及时表达,并允许对方做出解释和回应。当我们认为自己的真实感受被对方理解了,哪怕事情并没有解决,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消极情绪的持续升级。▲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