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长期过度喝茶,当心缺铁性贫血

2019-07-31 09:22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在胃酸分泌不足的情况下,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出现障碍,导致铁元素吸收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缺乏铁元素,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薛祥俊指出,有些女性的月经量很多,总以为是正常的,所以常常忽略。由于胃肠道穿孔,长期消化道出血,进而引起了缺铁性贫血。

“医生,我的脸色长期苍白,容易头晕,这是贫血吗?”这是清远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薛祥俊在门诊最常听到的问题。

随着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贫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出现了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如果缺铁性贫血十分严重,此时患者就会有脸色苍白,四肢乏力,头晕等情况出现,对其健康不利。薛祥俊坦言,缺铁性贫血确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不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发达地区,“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跟个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成长期儿童、孕期妇女为高发人群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致使血清铁明显减少、贮存铁极度减少所引起,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人体的铁元素丢失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红细胞内的铁物质就会缺乏而引起缺铁性贫血。长期的缺铁性贫血会有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等症状。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高达38%、孕妇贫血率高达35%。“成长期的青少年和孕妇由于需求量大,如果生活中不注意铁元素的摄入,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薛祥俊表示。

另外,薛祥俊指出,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比男性发病率更高。这是由于成年女性拥有月经的生理特征,每月都会定期丢失一定的血量,需要更加注意补铁。同时,妇女需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情况,如果出现了月经紊乱、经血量增多和子宫肌瘤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否则会增加血液流失量,更容易导致贫血。

诊断 找准贫血病因是关键

“判断是否贫血,人们可以通过查看眼结膜和甲床来自检。”通常情况下,健康的眼结膜是红润的,贫血患者的眼结膜是苍白的。甲床苍白或者有反甲的现象,也是贫血的特征。

患者被判断患有贫血后,应立即接受治疗。薛祥俊指出,治疗贫血,最关键的是找准病因后去除,这样的治疗效果才好。他建议贫血患者最好定期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这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由于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血常规的改变,血常规各种数据的变化往往能给临床方面启发和提示。贫血检查最基本的数据就是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等指标,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对了解你身体近期内是否有炎症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而通过检查血小板则可以了解你身体的出凝血系统是否正常。

“最后还可以通过骨髓穿刺进行进一步的确诊,这更加彻底地检测人体的造血功能和造血原料的状态。”薛祥俊指出,骨髓活检能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而骨髓检查可对某些贫血,白血病等具有诊断价值。

贫血是一种遗传病,贫血患者需要留意自己的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生育史,这样能在诊治过程中给医生提供寻找贫血的原发病线索和遗传背景,从而预测出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等,有助于进一步治疗。

药物+食疗 双管齐下治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服用补铁剂时切记要严格依照医嘱,不少人抱有“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在患病期间尚能遵医嘱服用铁剂治疗,而等到血红蛋白正常后就自行匆匆停药。薛祥俊指出,其实血红蛋白正常后并不能马上停用铁剂,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2~3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红枣可以补铁,但效果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薛祥俊特别提到一个补血的误区。虽然红枣的铁含量在水果中算是翘楚,但就铁的吸收率而言,红枣中的铁主要是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属于非血红素铁的范畴。所以,在吸收利用这一环节,红枣“铁”打了个败仗。

他指出,轻度贫血患者可以在饮食上进行调整改善贫血症状,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食疗过程中应多摄入红肉(瘦肉、牛肉等)、鱼肉、动物内脏、木耳等这类铁吸收率较高的食物,也可以食用阿胶、红桃K等滋补食品补血,而牛奶和蛋黄虽然含铁量高,但是不易被人体吸收。另外,在食疗过程中,也应注意摄入的食物多元化,保证营养均衡,切勿偏食。

过度喝浓茶、不吃肉的人群

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铁的摄入量不够。生活中,出现了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多半和饮食不当有关。如果平时没有注意饮食的均衡,经常存在挑食、偏食的行为,身体需要的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此时就容易导致健康出现问题,甚至引发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的摄入量不够往往跟个人的饮食习惯有关。铁元素在一些动物的肉类中含量比较高,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一些爱美人士为了保持身材而不吃或者少吃肉,长期下来,就容易导致铁元素的摄入量不足。“特别是老人家,往往因为牙口不好,不爱吃肉,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二是对铁的吸收不良。“过度喝茶会影响铁的吸收。”薛祥俊指出,铁的吸收不良则容易发生在过度喝茶、喝咖啡的人群。过度饮茶为什么会引起贫血?薛祥俊解释,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大量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铁元素结合,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当人体内贮备的铁元素缺乏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就缺乏原料,产量自然越来越少,患者就慢慢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喜欢喝茶的人不要喝过量、过浓的茶,不要咀嚼茶叶,且不宜在餐前、餐中喝茶。”

据悉,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可能和铁元素吸收出现障碍有关。部分人出现了胃部严重疾病,此时就需要将胃部病变组织切除。在胃酸分泌不足的情况下,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出现障碍,导致铁元素吸收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缺乏铁元素,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

三是长期慢性失血。慢性失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在薛祥俊接收过的病人中,贫血患者李阿姨(化名)令他印象很深刻。因为贫血严重,且伴有多种并发症,李阿姨送入清远市人民医院时立即被送去重症处理。据了解,李阿姨因为长期月经量过多,且伴有消化道出血,长期处于失血状态,由于前期没有重视,后期病情开始恶化。

薛祥俊指出,有些女性的月经量很多,总以为是正常的,所以常常忽略。然而,长此以往,失血过多,血液中的铁离子流失严重,就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

在临床上,缺铁性贫血的出现和血液流失过多也有一定关系。部分人患有消化道疾病,此时消化道黏膜受损,因此就会有慢性出血的表现。如果体内经常有血液流失的情况,患者多半会便血,久而久之也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长期服用“头痛散”的人群也是高发群体。在临床上,薛祥俊曾遇到不少因为频繁服用“头痛散”导致胃肠道穿孔的老人家。由于胃肠道穿孔,长期消化道出血,进而引起了缺铁性贫血。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