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赵州桥:科技“浪漫牵手”千年古迹
摘要:马国伟说,相比传统施工建造,混凝土3D打印技术节省约1/3的建筑材料和2/3的人工,高度自动化的打印过程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专家表示,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的落成对推进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长足发展,实现中国建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5日电(记者杜一方、杨知润)一座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日前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落成,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的150余名学者出席了落成典礼。
这座3D打印桥梁由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马国伟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完成,按照赵州桥1:2缩尺打印后现场组装,单拱跨度18.04米,桥长28.1米。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它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运用可粘合材料来构造物体。混凝土3D打印是一种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无模化、自动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建筑、桥梁、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兴起。
马国伟表示,混凝土3D打印技术为传统桥梁赋予了现代气息,实现了设计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虚拟化、装配模块化和监测智能化。同时,还可运用于古建筑保护,精准恢复古建筑的残损、遗失部分。
“此次建造使用独家配制的混凝土材料和自主研发设计的3D打印水泥基机械设备,还综合考虑了各项桥梁常规设计中的荷载因素。”马国伟说,相比传统施工建造,混凝土3D打印技术节省约1/3的建筑材料和2/3的人工,高度自动化的打印过程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
专家表示,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的落成对推进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长足发展,实现中国建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