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二病区主任医师于献英
摘要: 于献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患儿康复工作上。她不忍直视患者及其家属那焦急痛苦的眼神。 医患齐心共筑健康 脑瘫患儿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疗程长、费用高,家长心理负担重。她还经常指导家长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并尽可能为他们节省费用。前不久,一名患儿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治疗。
用责任心与爱心照亮患儿康复之路
——记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二病区主任医师于献英
一名医生的幸福是用自己的才智、辛劳换来病人的康复。古语有云:“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医者,仁心博爱,医术精湛,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术医技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她就是市第一人医院儿童康复二科主任医师于献英。
医术精湛医者仁心
1995年,于献英毕业后被分配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从儿科、新生儿科到儿童康复科,这一份与患儿的不解之缘已持续24年。
她说:“看到孩子们康复是我最大的快乐。医生干的是良心活儿,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一切为患者着想。从医24年来,我把每个患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于献英任河南省残疾人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儿童脑瘫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驻马店市心理学会委员。记者采访中,多名患儿家长对献英的评价极高,纷纷称赞她是“好大夫”。他们说,于献英在接诊时温声细语,做事缜密细心,处处为患儿着想,对每一名家长都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每当看到患儿家属乞求的眼神,于献英都会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为了让更多的患儿得到优质的康复治疗,于献英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康复知识。“努力工作,让更多的脑瘫患儿康复”是于献英不变的誓言。几十年来,她为无数脑瘫患儿带来了希望。
“看不完病号不下班”
每次看到因脑瘫患儿引发家庭矛盾,导致患儿父母背井离乡、倾家荡产、求医无门时,于献英都坚信: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康复手段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残疾程度,使其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从医以来,于献英一直坚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的原则。在她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救治的人。她说:“医生一定要有父母之心、仁爱之情,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不论严寒还是酷暑,于献英总是穿梭于门诊和病房。每天都有患儿家长慕名来找于献英看病,患儿大部分智力低下、患有脑瘫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看完咱再回家”是于献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自己下班可以晚一会儿,而患儿的病情不能耽误。”
于献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患儿康复工作上。她不忍直视患者及其家属那焦急痛苦的眼神。她常说:“救治一人,救助一家。”
医患齐心共筑健康
脑瘫患儿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疗程长、费用高,家长心理负担重。一些家长想放弃治疗,于献英便找他们谈心,帮他们树立信心。她还经常指导家长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并尽可能为他们节省费用。
前不久,一名患儿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治疗。为了不耽误孩子治疗,该院儿童康复科的医护人员在于献英的带领下为患儿捐了2000余元。她们还经常为患儿及其家人买饭、送饭,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对患儿需要付出爱心和耐心。”于献英说。科室成立以来,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合理治疗,让患者和家人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杏林春暖,爱洒人间。于献英以精湛的医术和对患儿的关爱诠释了“医者仁心,智者博爱”。采访中,一些患儿的父母表示,把孩子交给于献英,他们放心。(李明华邢小宝)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