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下乡 河南800多村庄有了发展新蓝图
摘要:下乡规划师、省国土规划院王雨虹感触很深:“云寨村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规划师发现、挖掘出了村庄的内在潜质。”今天的三合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今年我省将以县域为单元,完成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通过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将田、林、路统一规划使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1月17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结出第一批“果实”:全省800多个试点村庄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有了新的发展蓝图,涌现了嵩县三合村、长垣市云寨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的典型。在自然资源部近日举办的优秀村庄规划成果展评会中,我省5个村庄规划入选优秀案例,受到专家好评。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是我省农村发展的“短板”。4.58万个行政村中,2.6万个村庄没有村庄规划;有规划的也存在不接地气、不实用问题,大多规划只能挂在墙上、躺在柜子里,造成不少村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从去年7月15日开始,我省实施“乡村规划、千村试点”,选派1517名规划设计师下到1188个试点村庄。这些规划设计师扑下身子,因地制宜,编制出一大批实用性村庄规划,被规划改变的村庄脱颖而出。
长垣市蒲西街道办事处云寨村打造的“花香云寨”,成为许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
一个曾经垃圾围村、不少院落房倒屋塌的云寨村,经规划师和建设者的手脱胎换骨。如今的云寨村街道干净,沿街各家或粉墙黛瓦,或镂空透景,节假日每天的游客超过一万人。下乡规划师、省国土规划院王雨虹感触很深:“云寨村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规划师发现、挖掘出了村庄的内在潜质。”
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原本是一个贫困村,规划师下乡后找到了村庄发展的“短板”,并对症下药制订了村庄规划,按照豫西民居风格,用旧砖、旧瓦、废石头、旧磨盘等,对村内民居进行加固、提升和装饰,一些曾经废弃的土墙院落,改造后成了“香饽饽”。今天的三合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
据介绍,与以往的规划相比,这次村庄规划的蓝图有不少独特之处。
最突出的是好用、管用、实用,不仅能挂在墙上,而且在乡村振兴中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规划师下乡后,充分梳理村庄发展的宏观背景,贯彻各级规划对村庄发展的定位,做到了“顶天”。同时,进行大量的、深入的乡村调研,对村庄的历史文化、农业产业、区位交通等各种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做到了“立地”,找准了村庄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
新蓝图体现了乡村个性,避免了千村一面。由于地形地貌、区域特征以及历史条件不同,不同村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特质。下乡规划师注意保护乡土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传统建筑,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让乡村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脉络符号、乡愁记忆的空间载体。
在新蓝图的编制中,还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在涉及村庄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等关键内容时,下乡规划师把规划专家的思路与村民的想法有机结合起来,使规划充分吸收村民智慧,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乡村规划、千村试点’活动,对促进我省乡村振兴,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说。今年我省将以县域为单元,完成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通过规划引领乡村振兴。(记者 李运海)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