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公立医院、学区房 习近平着眼“公”字背后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栉风沐雨一路走来,中国医疗、教育事业成就举世瞩目,民众的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都有大幅提高,但无论环顾当下还是放眼未来,还有许多问题待解。着眼教育改革,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联组会上,习近平一句“我们来共同关心”直击人心。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两会上提公立医院、学区房 习近平着眼“公”字背后
作者 钟三屏
每年全国两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去政协的哪个界别,颇受关注。
3月6日下午,他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这是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第一次参加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
在这个场合,习近平提及了两个“接地气”的民生热词,着眼处都是一个“公”字。
一是,公立医院。
他说,“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这一条是明确的。”
二是,教育公平。
他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
习近平着眼“公”字背后,是当下中国民生领域的两大关切——就医、求学。
医疗是民生之需,教育是民生之基。新中国成立至今,栉风沐雨一路走来,中国医疗、教育事业成就举世瞩目,民众的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都有大幅提高,但无论环顾当下还是放眼未来,还有许多问题待解。
如何解决?唯有改革。
保障人民健康,“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改向何方?坚持公益。
着眼医卫改革,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着眼教育改革,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可见,“公”字背后,着眼的是一个“共”字——
在当下中国,如何解决痛点、补齐短板,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国民,走共富之路,是民之呼,国之应。
联组会上,习近平一句“我们来共同关心”直击人心。
今次两会上,代表委员如何共同关心这些民生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外界寄予期待。
“公”字背后,着眼的更是一个“人”字——
医疗,治病救人。教育,教书育人。两者,都关乎“人”。
医卫改革,旨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两会,聚焦“人”,着眼奠定一个可期的未来。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