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河南乡试最后一科的三位天中举人

2022-01-11 07:4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三 与刘积学、任芝铭这两位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创党元老不同,陈铭鉴一开始就像很多封建举人一样,致力教育和社会教化。同年7月回到西平任县劝学所总督兼县视学、县师范传习所所长,与县教谕张凤岐“周历全境,调查义塾及庙产。同年9月任河南省视学,专司归德府、陈州府及开封东五县学务。

□ 赵新春

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中国历史上河南最后一次乡试——癸卯恩科乡试举行,共录举人81人,其中三位是今驻马店人,刘积学、任近三(任芝铭)是新蔡人,陈铭鉴是西平人。据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光绪癸卯恩科河南乡试同年全录》记载,刘积学时年22岁,为该榜第十六名;陈铭鉴时年23岁,为该榜第十八名;任近三时年24岁,为该榜第六十五名,与今地方文献记载的年龄有出入。

作为三人中最年轻的大清举人,刘积学字群士,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16岁进秀才,20岁补廪生。中举后,在光绪三十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1905年)就读于河南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受学校派遣,留学日本,得到孙中山接见。后考入东京法政大学专门部读政治科,1911年毕业。

1906年,在光山人、同盟会总书记曾昭文介绍下,刘积学加入同盟会,次年12月参与创办河南留日学生会杂志《河南》,并任总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开展反清救亡活动。刘积学擅长古文学,1908年发表《河南留日学生讨满清政府檄》,历数清朝“任意诛戮,尸满沟渠”“民脂民膏,任其吮吸。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的残暴统治,指出满清政府“国势愈弱,屡被人欺。西败于英,东败于日。八国联军,入京相继。割地赔款,接踵而至。丧权辱国,已非一日。昏愦腐败,至于斯极”的腐败政治,号召全国同胞“打倒满清,推翻专制。建立民国,欢乐无极”。在同盟会分裂时,陈英士代孙中山致黄克强的通电,也是刘积学起草的。

1908年,刘积学受同盟会河南支部委派回国,在开封召开同盟会河南分部会议,传达同盟会总部关于各省组织地方武装、准备响应武昌起义的指示。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同孙豪、魏士骙、赵伯阶等到汝、鲁、宝、郏、密等县发动农民武装、策应南阳起义,又到上海向陈其美、黄兴求援,组织河南北伐军,其中张国威一行到达光州(今潢川县),与新蔡人阎子固、任近三等带领的淮上军会合,攻取商城、固始,后因南北议和成功而终止行动。

刘积学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在民国建立后当选为临时参议院、第一届参议院议员,积极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被称为“大孙派”,曾被列入西山会议派名单。孙中山去世后,他历任河南省政务厅长、河南省宣抚使、立法委员会委员。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很少参与派系之争。作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老人”、中国国民党创党元老,从1939年到1949年,刘积学当了10年河南省参议会会长。1949年9月,他作为民革代表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政治学校校长等职,直到1960年去世。

任近三,字子勉,别号余园主人。18岁中秀才,20岁补廪生。他早年醉心教育,1905年任新蔡县立高级小学校长。受革命党人阎子固、刘粹轩、刘芬佛影响,于1907年加入同盟会,任新蔡县支部理事长,因救走被抓捕的阎子固而被清政府通缉,先后用志民、珉等化名流亡到巩县、汲县、昌图县。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回到河南,更名任芝铭,与从日本回国的阎子固等人带领淮上军光复商城、固始等地。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芝铭回到新蔡,主持新蔡国民党党务工作。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到陕西潼关、西安,四川遂宁、汉中等地,靠教书和谋小差为生。

1924年,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任芝铭与共产党人有了较多接触。1926年,为响应北伐战争,任芝铭与共产党人冯品毅、娄梦侠、李静禅等合作,在开封组建国民党地下河南省党部。次年,北伐军到达开封,因蒋介石反共,河南省党部被改组。任芝铭不满蒋介石“清党”,从此脱离国民党。不久,他又离豫赴鄂,任张轸第十八师秘书。1928年8月,因第十八师开赴江西“剿共”,任芝铭愤然辞职,返乡创办今是小学。1931年,又创办今是中学。他除了担任学校董事长还兼任校长,义务教授国文课。由于多次掩护共产党,受当地国民党迫害,在1932年再次离开家乡,到河南省通志馆工作。抗战爆发后,任芝铭继续在张轸手下任秘书,参加抗战。1938年春,任第十八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护送青年学生到延安。他的六女儿任均在《我这九十年》中写道:“凡去延安者,他都派军车护送,穿过胡宗南统治区域,直达延安。张轸视其为长辈,知道也不制止。经他帮助去延安的青年,共有三百七十余人,大部分是今是学校的学生。”同年冬,他亲自送女儿任均去延安参加革命,当时他的二女儿任锐和外孙女孙维世、外孙孙泱都在延安。毛泽东特地为他举办了欢迎宴会。

1939年,张轸被蒋介石解职,任芝铭离开军队回到新蔡。当地国民党顽固分子认为他是共产党首要分子,他因此被捕。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利用参议会议长身份,掩护和帮助共产党。1947年9月,新蔡第一次解放,任芝铭与共产党人王达夫组建城防委员会,反击国民党反动武装。国民党重新占领新蔡后,1948年2月,他被迫再次离开家乡,到大女儿任馥坤家暂住,直到1949年才回到家乡。新中国成立后,任芝铭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河南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69年去世。

与刘积学、任芝铭这两位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创党元老不同,陈铭鉴一开始就像很多封建举人一样,致力教育和社会教化。光绪三年出生的陈铭鉴,字子衡,号莲友,别号啸月山人,是今西平县人。他7岁读私塾,18岁入县学。1903年中举,1905年春到北平游学,入私立东文学校学习日语,后转入豫南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入私立中华大学法科学习法律。1907年2月,任汲县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同年7月回到西平任县劝学所总督兼县视学、县师范传习所所长,与县教谕张凤岐“周历全境,调查义塾及庙产。所至为士民僧道讲解兴学要旨,娓娓不倦”。同年9月任河南省视学,专司归德府、陈州府及开封东五县学务。1909年2月,改任汝宁府官立中学监督,7月调任汝宁府初级师范学堂及第二中学监督,兼禁烟会会长。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陈铭鉴经河南省议会公举为参议院议员,被参议院选举为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提出“中华民国以孔教为风化大本,但一切宗教不害公安者,人民得自由信仰之”,并在同年9月提请宪法起草委员会将孔教作为国教写入宪法。虽然提议遭到否决,但引起了儒教入宪的民国国教案争论。1914年2月,他被聘为山东省行政公署调查委员,8月受聘为总统府政事堂政治咨议。此后,陈铭鉴历任联军总司令部秘书、国务院经济调查局参议、北平第二区代表会主席、北平市政府财政局秘书主任,并在平、津执律师业。

1930年春夏,河南因旱成灾。陈铭鉴响应旅平河南赈灾会号召,与同为西平人的于廷鉴、于硕彦组织灾民到辽东就食,全县有90多人徙居黑龙江,度过灾年。

陈铭鉴是一位著名方志家,1922年被推为《西平县志》总纂,1932年2月完成新编《西平县志》,1934年成书。该志内容详博,是研究西平历史人文的重要资料。

陈铭鉴长期生活在北平。1941年,作为律师,他联合河南籍知名人士创建北平私立河南中学(后改名嵩云中学),任董事兼校长,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直到1945年8月逝世。

三位举人中,刘积学著有《荀子教学方法》《老子要义诠释》《程伊川实践哲学论》等,《豫报》《河南》《国是报》《自由报》等多载其文。陈铭鉴著有《啸月山房文集》6卷、《诗集》6卷、《古榴斋诗话》4卷、《莲友偶笔》3卷、《西平县权寨镇陈氏家乘》6卷、《权寨镇风土志》1卷及《古榴斋尺牍日记》等。任近三(任芝铭)存诗 40多篇,其女婿冯友兰整理《任芝铭先生诗存》1卷。2013年,任近三的外孙王克明把诗和家信等整理成《任芝铭存稿》,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让我们有机会通过文字一睹这位大清举人的风采。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