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包’成为我们致富的‘金荷包’”
新华社记者 赵久龙 郑生竹
2017年12月 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在村里的香包制作室,总书记欣赏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并花钱买下村民王秀英制作的一个中药香包。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王秀英,一起分享她在总书记鼓励下和村民们一起发展香包产业的故事——
那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在制作室里忙活、缝制香包。习近平总书记走了进来,和大家亲切交流,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总书记看到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我告诉总书记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总书记手拿香包,夸奖我手艺好,还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徐州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做了一辈子香包。过去,我做香包就是为了补贴家用,想着把日子过好就可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意识到,我还要做好非遗传承、带动乡亲致富。
我有一个自己的香包工作室,周边村民、企业职工、中小学学生甚至外国友人都来学习缝制香包。我耐心地教大家,希望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人。现在,我的儿子、儿媳妇、孙女都跟着我学做香包。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年,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成立民俗文化手工艺合作社,培育中药香包的制作能手,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加强产运销“一条龙”服务。如今,香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还远销海外。有的年轻人脑子灵,跟文化创意公司合作,推出各种时尚小香包,在网上直播带货,很受大家欢迎。
如今,“小香包”成为我们致富的“金荷包”。我们村和周边村庄的300多名村民都在从事香包制作,去年马庄香包产值超过800万元。
我们要继续守护好“徐州香包”这个品牌,让香包“香”飘万里,和大家一起用双手“绣”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
责任编辑:张远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纪实
-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
青春华章丨26年前的一场台风 坚定习近平治水决心
-
第一观察|总书记激励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
特稿|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
时政微观察丨树立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1314”挑大梁 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晋级全省第五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