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刘清珍与《樊粹庭研究论集》

2022-07-12 08:2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张远征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王立群

我与清珍兄相识相交几十年,老朋友了。他年逾八旬,早已退休,却用了5年时间,以心血和汗水,殚精竭虑研究樊粹庭先生,并集成《樊粹庭研究论集》一书,实出意料。

本书所研究的樊先生是我们河南大学早期的知名校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戏曲史上具有很高地位,是河大的光荣与骄傲。因此,我虽对樊先生缺乏研究,但于公于私,都得说上几句,以贺这部专著的出版。

《樊粹庭研究论集》一书的学术价值起码有三点:

其一,填空。自1986年樊先生去世20周年起,在先生学习、工作过的陕西西安、河南开封和河南大学及其家乡河南驻马店,曾多次举办过有关他的纪念会、研讨会,研究成果也零零星星散见于报端杂志,但没有一部研究樊先生的学术专著。这个任务今由先生的家乡人——黄淮学院刘清珍教授完成,终于填补了这项空白。

其二,创新。这部著作不仅对樊粹庭先生在中国戏曲艺术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他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政治态度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而且其中不乏新颖的见解与主张。比如,书中对于“樊戏”的诠释就颇有独到之处,特别是“‘樊戏’学”的提出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之前虽有人提出过“樊学”,但都缺乏论证,而“‘樊戏’学”比“樊学”这一概念似乎表述更加准确,蕴含更为丰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近几年有些戏剧团体编演的有关樊先生的剧作,清珍老兄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以研究者的视角试写了一个剧本《樊粹庭》,以印证其观点。这个本子可能到不了“场上”,但学者的创作有可能给今后有关樊粹庭先生的剧作或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某些参考或借鉴。可以说,创新是这部书的显著特色。

其三,深入。樊先生的成就与贡献、地位与影响,早就有不少文化学者、戏剧家做过许多概括。比如,说樊先生“词章悬日月,名迹满江湖”,把他与中国的《乐记》,关汉卿、汤显祖、李笠翁,以及西方的莎士比亚、莫里哀等相提并论,说他是“中原汉卿”“堪称中国的莎士比亚”。“历史的汗青将樊粹庭和关汉卿、魏良辅、李渔、齐如山等并列在一起,定格为中华戏剧从古典走向现代进程中一座坚实的桥梁,一通巍峨的丰碑。”“在豫剧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誉先生为“现代豫剧之父”“戏曲全才”“一代宗师”等,遗憾的是,这些评价,或为纪念先生的题词,或在文章中一笔带过,不过是一种观点、一个概念而已,至今少有人阐释和探讨,令读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部著作对于上述所有观点大都进行了翔实的论证,并坚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学术原则。其中的见解可能有人不赞同,但能作出这样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其意义亦不可小觑。

最后,还想说一点,这部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非轻易就能完成。且不说全书的写作,单就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樊先生的生平事迹、阅读樊先生的剧作(仅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樊粹庭文集》就收有58部作品),得下多大的埋头工夫,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就没有这部著作的问世。这种刻苦的治学态度值得提倡和尊重,尽管书中的某些见解和论述或不尽人意、或有可商榷之处。

是为序。

作者简介:王立群,汉族,1945年3月14日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著名文化学者。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

责任编辑:张远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