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
摘要:因此,开展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储备,还要有高超的群众工作本领,把话说到群众心窝里,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理论转化成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把政策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李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能力的培养和本领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强调领导干部需要增强“八项本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从增强“八项本领”到提高“七种能力”,强调的都是群众工作这个“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的根本”。
我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具体行动。活动聚焦提升五种能力,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在干部队伍五种能力中,群众工作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是党员干部必须练就的真功夫、硬本领。我们要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和作风提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要“心中有民”
“心无百姓莫为官。”我们对群众有多亲,群众就把我们看多重。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心系群众冷暖,才能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最忧虑的实际问题。
一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人民翻身做主而浴血奋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为改善人民生活而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为实现人民富裕而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二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高度彰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三要建立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更是一部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根植人民,始终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称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群众共鸣、和群众产生共识,才能摸到实情、取到“真经”。
做好群众工作要“肩上有责”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种责任和担当,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俯下身子、履职尽责,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一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本质上看,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致力于在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实事中涵养为民情怀,把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做深做实,让群众工作落细落小,努力让人民群众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党员干部还要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做到潜绩显绩共衡量、潜功显功一起做,让政绩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做好群众工作要“脚下有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一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多发性的特征,不深入调查研究,就很难了解人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更难以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员干部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一厢情愿地拍脑袋做决定,与人民所思所想所愿背道而驰。
二要拜人民为师。人民是最好的老师,人民群众有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向人民群众学习,本质上就是向“经验阅历”“真知灼见”学习,要带着“求知心”“敬畏心”,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党员干部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学习的标准,思想上认同群众、精神上信仰群众、行动上贴近群众,既把群众当“老师”,也把群众当“考官”、“裁判”。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牵动民心,群众才会不吝赐教,才会给你“开小灶”“送干货”“上硬菜”。
三要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最大的课堂。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加强实践锻炼,让干部在实践实战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党员干部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干事创业的火热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契合度,并从中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维护群众利益的落脚点。近年来,不少地方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从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河南邓州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浙江“枫桥经验”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这些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之后能够带动更大范围的创新创造,促进群众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做好群众工作要“手里有招”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会做群众工作是真功夫、大本事。
一要本领高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群众信任领导决不仅仅是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因此,开展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储备,还要有高超的群众工作本领,把话说到群众心窝里,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理论转化成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把政策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要夯实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用心用情更需用力。要力戒形式主义,强化务实作风,真正把心贴近人民、把情倾注人民、把力用于人民,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工作更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三要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是我们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前提条件。在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省委书记楼阳生就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提出明确要求,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使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更加顺应民意、更加符合实际,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巨大能量释放出来。
四要做好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形象好、自身正,就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从而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学习理论强信念、提升能力强服务、勤政务实强担当、讲规守矩强廉政,以身作则当群众表率,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凝聚力、感召力,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能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仍需久久为功,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实绩政绩写在群众笑脸上。
(作者系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