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风采

天中古国探秘之六 泌阳原来是比国

2022-09-20 08:3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任亮亮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宋金元令长有见于《全宋文》第七十八册《乞召朱绂赴阙奏》的比(沘)阳县令朱绂,见于李廌《唐州比阳县新学记》的进士阎誉(字师文),见于《全宋文》第一百九十六册《衡州太守高大夫行状》的比阳县令高世史,见于《金史·纳合蒲剌都传》的比阳令蒲剌都和出土《宋故渠州邻水县令赠太常博士吴君...

□ 赵心田 赵新春

比甗铭。释文:比作宝甗,其万年用。

说起泌阳,不少人知道其得名于泌水。泌水古称比水或沘水,所以不同历史时期,泌阳也称比阳或沘阳。颜师古《汉书·地理志》“比阳”条注引:“应劭曰:比水所出,东入蔡。”曾在东荆州刺史任上做官比阳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比水出比阳东北太胡山,东南流过其县南,泄水从南来注之,又西至新野县南入于淯。”据康熙《泌阳县志》记载,郦道元所说的比水发源地“太胡山”即“大湖山”,在“县东北七十余里,泌水出焉”“上平衍有泉,大旱不竭,谓天池也。上有古风洞”。“大湖山”就是今天的白云山。“泄水”即发源于“县南三十里盘古山”的蔡水,“西北流注于泌,今人伪呼为田市河”,现在又称甜水河。《水经注》说比水“南入于淯”,“淯”即“淯水”,就是今天南阳最后注入汉水的白河。张衡《南都赋》所谓“天封大狐,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指的就是“大湖山”,又称“天封山”。

泌阳因比水得名,而比水的由来则与被商纣王“剖视其心”的比干有关。比干是商朝商王文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少师辅佐哥哥帝乙。帝乙去世,他接受托孤之重,辅助帝辛。帝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商纣王。比干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农牧业生产,但纣王帝辛却穷兵黩武,主张开疆拓土,攻打徐国时屡败屡战,搞得民不聊生。比干劝谏纣王先休养生息,而后再兴兵征伐,纣王不听。由于连年战争和新掠土地上的民众反抗,纣王不得不横征暴敛,滥用重刑,一时怨声载道。因为屡次劝诫无效,比干决定以死相谏,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这话一说,商纣王坐不住了,就问他凭什么可以这么硬气,比干说:“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王更生气,就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要看看比干的心有没有七窍,64岁的比干就这样被侄子给剖心杀害了。

比干生活在北方的商都朝歌,似乎不可能到过今泌阳。他的封国比国的具体位置典籍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学者们大多认为古代“比”“庇”两字同音通假,《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的“祖乙八年,城庇”的“庇”,就是比干封国所在的位置。祖乙即商中宗,名滕(一作胜),是商朝的第十三任国王。他在位时屡迁国都,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到邢(今河南省温县刑丘),再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境内),因河水泛滥,再到庇才定居下来。庇作为商都经历了五王七十余年,直到商顷王南庚复迁往奄。当代学者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祖乙再迁之‘庇’,当在鲁境,西邻于奄者。”而岑仲勉在《黄河变迁史》中则谓“庇”即“邶”,也就是“比”:“‘邶’实以在北方而得名,唯其居在朝歌的北方。”从祖乙的活动足迹一直在黄河流域,“庇”无论在哪,都不可能在今天的泌阳县境。而宋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丁》“比(沘)”国条却说“比干国,今唐之北阳有沘水”。这里的“北阳”就是“比阳”,也就是今天的泌阳,罗泌将比干之国与泌阳联系在一起。

关于泌阳比国,当代学者何光岳认为“周灭商后,武王既封比干之墓,则其裔比国亦当存在,不过在周初已南迁于比阳,汲县原地已于成王时封于卫康叔了”。正是因为比干后裔迁到今天的泌阳县境内,居地之水才称比水、沘水,泌阳才称比阳、沘阳。出土文物周初《比簋》《比作伯妇簋》,周中期《比甗》都是比国的青铜器。根据《吕氏春秋》“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蔑(即‘唐昧’)将兵应之,夹沘而军”,以及《史记·续表二十二·楚怀王年表》中“二十八(年),秦、韩、魏、齐败我将军唐昧于重丘(今泌阳县付庄乡)”的记载,学者普遍认为泌阳比国大约就在这一时期,在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为楚国攻灭。比国“后裔有的成为楚国臣民,有的向南逃入南蛮之地。土家族有一支称其先民为‘毕兹卡’,疑即‘比氏家’之古音,或系比国的后裔”(何光岳语)。

历史上的比阳、沘阳古城与比干后人所建比国故城,在今天泌阳县城内的古城村,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560米,为高出周围3米~5米的长方形台地,占地0.196平方千米,也是北魏东荆州、西魏淮州、隋唐显州、淮安郡和唐代唐州故城遗址。《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齐纪二·世祖武皇帝上之下》记载:“桓天生引魏兵万余人至沘阳,陈显达遣戴僧静等与战于深桥,大破之,杀获万计。天生退保沘阳,僧静围之,不克而还。”胡三省注称:“汉沘阳县属南阳郡,应劭曰沘水所出。魏太和中置东荆州于沘阳故城,宋白曰今唐州沘阳县即州故城。《九域志》沘阳县在唐州东北七十五里。”另据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七《岳侯传》记载,绍兴六年,岳飞派王贵、董先、傅选等领兵骑二万与金帅乌珠、伪齐刘麟及其大将贾潭、商元、崔皋、李成、孔彦舟、王爪角等转战于唐州北阳、牛蹄(1951年板桥水库修建后淹没于湖底)、白石、何家寨等地,一直追到蔡州遂平县打败了伪齐军队,最后岳飞收兵“权暂屯比阳歇泊”。这里的“比阳”,就是今泌阳县城内的古城村比阳故城。

比阳县位于比水之阳,置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到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以民力不及”,废为毗阳镇,前后存在1400多年。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比(沘)阳令长,汉代有见于《后汉书·鲍昱传》的比(沘)阳长鲍昱,见于《欧阳修全集·后汉北军中候郭君碑跋》的后汉比阳长郭仲奇;两晋至唐有见于《晋书·薛兼传》的比阳相薛兼,见于《北魏幽郢二州刺史寇使君墓志》的北魏沘阳镇将寇臻,见于《梦溪笔谈》卷二十《神奇》所载的唐天宝年间医博士摄比阳县令朱均施,以及见于《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大唐朝议郎行定州安平县上柱国公士任府君(乂)墓志铭》的比阳县令任乂,见于2011年出土《唐故先府君河南尹达奚公(珣)墓志铭》的达奚珣父亲唐州比(沘)阳令达奚闻恭和《缪荃孙全集(金石)》文字目所载的在龙门造像的后唐卫州共城乡县人苏鋗的父亲;宋金元令长有见于《全宋文》第七十八册《乞召朱绂赴阙奏》的比(沘)阳县令朱绂,见于李廌《唐州比阳县新学记》的进士阎誉(字师文),见于《全宋文》第一百九十六册《衡州太守高大夫行状》的比阳县令高世史,见于《金史·纳合蒲剌都传》的比阳令蒲剌都和出土《宋故渠州邻水县令赠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中的生活于宋末元初的墓主人妹夫比阳县令李鹏。在比阳县封侯封爵的,有西汉(新)比阳王王匡、东汉刘秀孙女(废太子、东海王刘强女)比(沘)阳公主、比(沘)阳侯邓康、北魏比(沘)阳男达奚库勾、后魏定州刺史比(沘)阳公庞雅(庞晃祖)、周骠骑大将军比(沘)阳侯庞虬(一作风,庞晃父)、隋比(沘)阳公庞晃等。

宋代徽宗朝进士、比阳县人蔡安强,性识精明,材猷通敏,宣和七年五月以左宣教郎充点检试卷官,历仕左奉议郎、京西路转运判官兼提刑提举茶盐等公事,直秘阁、知襄阳府兼安抚使,是可以查证的比阳闻人。《全宋文》收录有他的《乞选诸王子孙补环卫官袭封公爵奏》《旧藏兰亭叙》。金人释可道(香岩可道上人)籍贯不详,是否是比阳本地人不得而知。他长期修行于比阳僧舍,写有《题比阳道边僧舍》诗:“山头翠色僧房静,山下红尘客路长。五月行人汗如雨,岂知高处有清凉。”是《金史》有传的马定国的六位师友之一,也是当时的一位名人。

因比干后人迁居而得名的比水,是以国为姓的比氏后人的根脉所在,也是今日泌阳历史文化的标识。明代泌阳进士陈民志写有《暮春游泌水》诗:“城南春尽见飞花,细草平沙一望赊。近水云霞淮海势,隔邻烟火野人家。桥边柳色流莺啭,郭外钟声古寺斜。吏隐偶从休浣得,马蹄何惜踏青沙。”泌阳举人焦希程《赠张小鹤少府》诗中,也有“即看千仞朝翔去,沘水长留蔽芾春”之句。

责任编辑: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