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妮:苦尽甘来幸福多
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陈培)日前,记者和西平县妇联主席刘琼一起来到西平县柏亭街道一农家小院,采访106岁的于大妮老人。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让儿子搬来凳子,和记者攀谈起来。
良好家风在传承
“我今年106岁了,出生日期是1918年5月16日,虚岁应该是107岁了,哈哈……”当记者问老人的年龄时,老人爽朗地回答。记者看到,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于大妮老人。
于大妮老人好像知道记者要采访的内容,她说:“能活这么大年纪,一是子孙孝顺,一家人都围着我转;二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时代的福!”老人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清晰的思路让记者特别佩服。
“俺娘年轻时受了很多苦,现在年纪大了,我们兄妹就一门心思陪老人安度晚年。”老人的小女儿张美琴说。
老人有2个儿子、3个女儿。“老大叫张玉民,就是刚才给你们搬板凳的那个;老三叫张安民,这会儿出去了,还有3个女儿。”说起孩子,老人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3个女儿都叫啥名字?”记者想测一下老人的记忆力。
老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岁月的风霜可能让老人失去了部分记忆,但孩子们的名字老人早已烂熟于心。
“这么热的天你们来看我,真是太开心啦!”正聊着往事,老人话锋一转,微笑着向记者和刘琼表达谢意,可见老人很注重礼数。
采访中,最打动记者的是老人的微笑。老人静坐院中,白发如雪,慈眉善目,她习惯性地保持着和善的笑意,眼睛微微眯起,那种岁月沉淀下的颔首微笑,仿佛春风拂过湖面,温润而亲切。她的眼中满是包容与智慧,让人感受到历经风雨之后的宁静与美好。这些画面,一直定格在记者的脑海里。
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悌为先。家风就像社会风气中涓涓细流的小溪,润泽华夏大地。刘琼感慨地说:“只有每个小家的家风都忠厚淳朴,才能树立正气浩然的社会风尚。在西平县,像于大妮这样的家庭很多,他们传承中华优秀家教家训家风,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已经蔚然成风。”
忆苦思甜话沧桑
老人的大儿子比较寡言,他在母亲身旁拿着蒲扇一边小心侍候着,一边听母亲和记者聊天。说话间,老人的二儿子张安民回来了。张安民比较健谈,他和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和记者聊了起来。
“我的父亲叫张桂林,1949年在原西平县汤买赵乡任乡长。父亲工作上兢兢业业,两袖清风,照顾家庭的重担也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张安民说。
“我那时候裹着小脚走得慢,有一次拉车摔倒了,别人的车差点从我身上轧过去。”老人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犹新。
张安民说,大约是1956年的一天,天蒙蒙亮,村民就围着我家门口要吃的,有的人已经饿得哭了起来。于大妮把大家带进院子里说:“别哭了,你们看家里有啥就自己拿吧。”村民看到院子里有两口大缸,便急忙打开去寻找吃的,打开一看都愣住了,两个缸里全是水。原来,家里早已没有吃的了。
“家里没有面条,吃什么?”记者问。老人说:“挖野菜吃,后来种红薯,吃红薯叶子、红薯杆……”老人娓娓道来,往日情景犹在眼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老人说:“当时红薯救了很多人的命,现在日子好过了,你们可不要铺张浪费,一定要勤俭节约呀!”
张安民说,他的母亲是个勤劳的人,虽然裹着小脚,但家里的活儿和地里的活儿,她一点没落下。“要说她受的苦,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现在日子好了,我们尽量不在她面前提那些伤心事。我们一大家子二三十口人,五世同堂,母亲的孙子在武汉做生意,也经常回来看望她,玄孙也10岁了,在武汉上学。”张安民在寥寥数语间,讲述了老人苦尽甘来的幸福生活。
深情依依谢党恩
百年风雨坎坷路,多少往事在眼前。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得模糊,失去了伤痛;有些事情随着时光的飞逝变得愈发清晰。
又到8月,采访中,于大妮老人想起49年前那场让她刻骨铭心的记忆——“75·8”洪水。
“庄稼、房屋都淹了,洪水过后,我带着俺孙去四川……”老人声音哽咽,断断续续地说。
“我去四川码头接母亲时,看到母亲浑身湿透,脸上有伤。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不敢想象,母亲裹着小脚,带着侄子,蹚着水,是怎么深一脚浅一脚从西平到武汉,又从武汉到四川的。”张安民说,那时候他随父亲到重庆工作,得知家里发水的消息心急如焚,没想到母亲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把大侄子送了过来。
“张家的血脉啊,可不敢有啥闪失!”老人家的声音温柔且坚定。
“洪水过后,我想着家都没有了,这可咋办啊。”老人捋捋头发,仿佛有太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那后来呢?”记者问。
“后来回到西平,政府挨户发救济粮,又领着大伙儿修路、修房子。你想想,受这么大的水灾,要不是共产党,还会有现在的家吗?我还能活到100多岁吗?”谈及往事,老人几度感慨,但更多的是感恩。
热爱生活心得宽
张安民说,因为父亲的工作经常调动,母亲也曾随父亲辗转上海、广州、合肥等地,所以母亲能听懂很多地方的方言,也喜欢帮助身边的人。“在郑州的大姐只要寄东西回来,俺娘就会和邻居一起分享。”张安民说,前些年,老人喜欢和邻居打麻将,日子过得很惬意。
老人的女儿张美琴拿出手机让记者看了一段老人打麻将的视频。视频中,于大妮正襟危坐,气定神闲,表情全神贯注,和几个七八十岁的“年轻人”激战正酣。她头脑灵活,思路清晰,洗牌、码牌、出牌,整套动作流畅自如,十分娴熟。
老人说,打麻将要劳逸结合,不能因为贪玩而误了农活。她一直这样做,也一直这样告诫子孙们。多年来,老人把家里的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院子里也种满了各种蔬菜。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于大妮慈爱、谦和、有智慧,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在她的哺育下,晚辈大多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她以她的智慧和经验为子女们提供指导,并在子女面临困难或抉择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她十分重视家庭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家风和互助精神的传承,身体力行地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她乐善好施,关心邻里,是大家心目中的“活菩萨”。
于大妮老人还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健康达人,她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保持健康的作息,生活十分有规律。她告诉记者,她年轻时就爱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特别是西平的热豆腐、芝麻叶豆腐脑。
“老身我今年活了一百单七岁,眼不花我这耳不聋,腰不酸我这腿不疼,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采访结束返程路上,街巷中传来熟悉的豫剧唱段,亲切又悦耳。这戏里唱的不仅仅是寿星佘太君,更唱出了“中国长寿之乡”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