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从“最早家书”,感悟中国人心中的家与国
摘要:家书见亲情,家书显家风,家风连世风。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四川考察来到三苏祠,看“一门父子三词客”,有感而发:“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前不久赴湖北考察,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
云梦县博物馆面积不大,内藏乾坤。这里珍藏着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这封距今时隔两千多年的家书,出自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之手,刻录在木牍之上,既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也蕴藏着中国人血浓于水的基因印记。
家书抵万金。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陆游的《示儿》,从《曾国藩家书》到林觉民的《与妻书》,回望历史深处,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历久弥新的道理,是生生不息的精神。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抗日英雄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幼子的绝笔信令人动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这封家书,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家书,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年,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家书”。“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
出生于革命家庭,习近平同志有着深厚的家庭观念。20多年前,他给父亲习仲勋同志写的那封拜寿信令人动容。
2001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88岁生日,全家人难得团聚一次,唯有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而缺席。习近平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信中充满了对父亲生日的祝福,也饱含对父亲人格与品德、胸怀与作风、信仰与追求的崇敬之情:“一是学您做人”“二是学您做事”“三是学习您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您的赤子情怀”“五是学您的俭朴生活”……尺素之间,我们更能感知人民领袖是如何走来的。
家书见亲情,家书显家风,家风连世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烹小鲜,治大国,察微末,览全局,“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强调。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四川考察来到三苏祠,看“一门父子三词客”,有感而发:“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大智治制。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让优良家风赋治理以力量,这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梁冠群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视觉:李琰、虞东升
校对:吴玥
编辑:安博文
责任编辑:安博文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纪实
-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
青春华章丨26年前的一场台风 坚定习近平治水决心
-
第一观察|总书记激励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
特稿|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
时政微观察丨树立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
“石榴籽”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