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摘要:通过土壤、水分营养等微生境改良措施,根系、枝条、主干等树体管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设施完成古树名木全生长周期保育,对重要古树名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为每株古树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
以科技之力守护绿色“活化石” 我省《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本报讯(记者 于涛 通讯员 张香红)4月20日,由省林业局牵头组织,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齐瑞说。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病虫害威胁及人为干扰,部分古树面临生长衰退、空心、枯死等问题。
为此,《规程》系统整合了林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基层管护单位的实践经验,首次明确了河南省古树名木的保育范围、保育原则、健康诊断及保育措施四大核心内容。通过土壤、水分营养等微生境改良措施,根系、枝条、主干等树体管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设施完成古树名木全生长周期保育,对重要古树名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为每株古树建立个性化管理档案。
此外,《规程》突出科技手段的应用,对古树生长环境、病虫害风险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规程》的实施,为传承生态文明、守护历史记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省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处三级调研员鄢广运说。
据了解,目前我省现有散生古树名木32954株,古树群777个286507株。现存古树名木涵盖银杏、侧柏、国槐等47个树种,其中嵩阳书院“将军柏”等2株古树、太昊陵侧柏群等6个古树群,分别获得全国“最美古树”“最美古树群”称号。
近期,省林业局计划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行动,通过发布司法保护令等形式,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