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的道地药材(第十七期)——猫爪草
【简介】中药材猫爪草是一种温化寒痰药,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干燥块根。
【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黄花草、小毛茛、猫脚草。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微温;归肝、肺经。
【作用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1.瘰疬痰核;2.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主产地】驻马店市部分县(区)分布。
【采摘季节】通常在春季,3月至5月间。
【注意】孕妇及过敏者应禁用。
春暖正当时,药香满沃野。走进驻马店市新蔡县练村镇,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种植基地的猫爪草长势喜人。
猫爪草别名小毛茛、三散草、鸭脚板、金花草,为毛茛科毛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却生命力顽强。猫爪草具有块根数枚,常成纺锤形,短小且成丛,顶端质硬,形状如同猫爪,故名“猫爪草”,又因其在毛茛属中体形较小,又名“小毛茛”。猫爪草茎高5-20厘米,茎铺散、多分枝,疏生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形状多变;果子聚合果球形,瘦果扁卵形,细小,表面淡棕色。平滑顶短有短喙;花期4-5月,果期5-6月。其入药部分为毛科植物毛茛的块根或全草,于秋末或早春采挖,挖回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猫爪草对土壤要求低,在荒坡、田埂、沟渠等闲散地块均可生长,喜湿润、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
《中国药典》中记载猫爪草味甘、辛,性温;归肝、肺经,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猫爪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可抑制耐药性结核杆菌,是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的一味良药,所含皂苷及多糖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还可应用于抗癌药物研发。
尽管猫爪草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味良药,但务必遵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