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 液体菌种技术带动3.5万菇农增收
摘要:“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直接接种香菇菌棒,能让制种周期缩短70%,发菌周期缩短8%,生产成本降低50%,菌种纯度更高、活力更强,菌棒污染率显著下降。”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辉 宋沣益
7月17日,记者走进卢氏县产业集聚区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片——全自动菌种接种机高速运转,工人娴熟地将制成的菌棒整齐码放,等待入库。这批采用液体菌种技术生产的优质菌棒,将满足该公司12个出菇基地和韩国等国家的菌棒订单供应。
“我们的智能化养菌车间,可同时容纳菌棒450万棒,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让车间内的环境始终维持在最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状态。”该公司技术总监周峰信心十足地说。
得益于这套智能化设备,该公司年产能达香菇菌棒2500万棒、菌种200万包、生物有机肥10万吨、精深加工品1000吨,产品畅销北上广深及越南、韩国、美国等国际市场。
时间回到2017年,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院企合作,历过几年的技术攻关,成功于2021实现了国内首家使用液体菌种直接接种香菇菌棒规模化生产。
“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直接接种香菇菌棒,能让制种周期缩短70%,发菌周期缩短8%,生产成本降低50%,菌种纯度更高、活力更强,菌棒污染率显著下降。”周峰说。
这一技术突破,正是企业创新“工厂化集中制棒、设施化分散出菇”模式的核心支撑。“工厂化集中制棒能确保生产的菌棒标准化、规模化、更安全;分散出菇能高效利用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大幅提升菇农效益。”周峰补充说,“我们还将菌糠废料转化为生物有机肥,真正实现从生产到回收的绿色闭环。”
如今,这套模式已结出硕果:企业不仅提供200多个稳定岗位,季节性用工更达1500余人;带动11个行政村、辐射5000多农户,让卢氏县3.5万群众通过香菇产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
站在智能化养菌车间里,看着实时跳动的实时监测数据,该公司负责人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仅要把液体菌种技术做到行业领先,更要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种植户,一粒小小的菌种,也能种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