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非遗剪纸让乡村活起来
摘要:更令人振奋的是剪纸带来的“链式效应”:在政府支持下,村里正在建设新的剪纸展馆,计划以剪纸艺术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此次以‘非遗剪纸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探寻非遗技艺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之路。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从一门手艺到一个产业,朱庙村的剪纸让我看到了非遗的无限可能。”
近日,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朱庙村贾艳梅剪纸艺术馆,迎来一群访客,他们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耘创客”社会实践团成员。
近年来,剪纸艺术在朱庙村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欢迎。村里开办了剪纸教学班,学员涵盖男女老少,其中以四五十岁的村民居多,他们借着农闲时光学习剪纸技艺,将生活见闻化作剪纸图案;小朋友们围坐在桌前,用稚嫩的小手剪出卡通形象与传统纹样;返乡大学生主动参与,用新媒体思维为剪纸注入现代元素。
“哪怕眼花了、手慢了,握着剪刀心里就踏实。”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说。从蜡版制作的精雕细琢,到剪纸时的凝神聚力,再到裱画时的细致入微,每一步都费时费力,但村民们乐在其中。
村委会还定期举办剪纸展览并设置奖金,优秀作品能售卖增收,春节时村民们剪的窗花更是成为街头热销品。一张窗花能卖几块钱,积少成多也是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剪纸,村里热闹多了。
近年来,朱庙村的剪纸艺术积极与其他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对话,多批作品作为文化交流使者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剪纸带来的“链式效应”:在政府支持下,村里正在建设新的剪纸展馆,计划以剪纸艺术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如今的朱庙村,村路平整宽阔,村容整洁优美,已具备接待游客的基础条件。剪纸不再是单一的技艺,更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激活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我们此次以‘非遗剪纸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探寻非遗技艺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之路。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从一门手艺到一个产业,朱庙村的剪纸让我看到了非遗的无限可能。”团队成员们说,“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用文化吸引力换来发展新动能。
走出艺术馆,夕阳为朱庙村镀上金边,剪纸艺术馆的红色招牌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醒目。回顾一天的见闻,团队成员们对“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朱庙村的村民们用剪刀剪出了新天地。队员们表示,乡村振兴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把身边的文化资源用好,就能走出一条特色路。(方敏、田子欣)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