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小城何以引领新“食”尚——解锁漯河食品产业向“新”密码
摘要:中原食品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陈历水说,实验室成立了粮油、肉制品、休闲食品、乳品与特殊食品、食药同源等科研团队,基本覆盖河南食品产业的主要需求。通过推动“粮食”变“食品”、“食品”变“美食”、美食上餐桌,这座中国食品名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食品产业注入中原风味。
本报记者 李宗宽 于涛
机械臂精准分割、AI摄像头实时监测……在漯河双汇第一工业园区,冷鲜肉生产线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加持下高效有序运行。
这条双汇于2000年引进的生产线,在2020年再投资5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屠宰标杆。
“升级后,屠宰效率提升15%,一头生猪从屠宰、排酸到分割上市,全程操作只需13个小时。”双汇集团屠宰厂设备安全管理副总经理袁文堂说。
7月30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漯河市的企业车间、科研院所,探寻其食品产业的向“新”密码。
在河南,漯河市域面积不大,但食品产业总规模超2500亿元,占全省的1/4、全国的1/40。漯河市和当地食品企业的共识之一便是用好“创新”,推动食品产业全方位迭代升级。
除了双汇,卫龙制定了全国首个调味面制品团体标准,依靠先进技术推出多个新品牌;三剑客奶业和中原食品实验室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推出产品“快乐酸奶”……一个个传统食品企业结合资源禀赋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正积极走好“转型路”。
此外,培育壮大新兴食品产业和积极布局未来食品产业,也成为漯河引领食品产业新“食”尚的密码。
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宠物食品行业成为一片“蓝海”。走进位于召陵区宠物经济专业园内的中誉宠物食品(漯河)有限公司展厅,零食、猫条、罐头、冻干等宠物食品琳琅满目。作为产业园的首家入驻企业,中誉宠食仅用5年时间便实现年产值破15亿元,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
“从产业基金的助力到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从宠物产业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到各项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地,漯河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公司经理王浩宇表示。
目前,召陵区宠物经济专业园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宠物经济专业园区,签约入驻宠物经济项目20多个,涵盖主粮、零食、保健品、猫砂、洗护等品类,产品达1000多个品种。
在未来食品产业的细分领域,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已建立存储超3万株具有知识产权、全国最大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并与当地食品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益生菌+”的新路子。
“益生菌的应用已从日常食品走向广阔田野,在提升作物健康、改善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我们对该项技术的孜孜追求,离不开漯河的科技支持。”该公司农业研发经理达旭阳说。
为进一步集聚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先手优势,漯河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中原食品实验室,构建起“顶天立地”创新体系。
实验室挂牌两年多以来,已为双汇、伊利等28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700多次,42家企业成为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与15家企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我们采取‘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模式,为企业精准‘把脉’、解决技术‘痛点’。”中原食品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陈历水说,实验室成立了粮油、肉制品、休闲食品、乳品与特殊食品、食药同源等科研团队,基本覆盖河南食品产业的主要需求。
从农业大省跃迁为农业强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是其中重要一环。漯河现有7000多家食品企业,已经形成从粮食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生态链。通过推动“粮食”变“食品”、“食品”变“美食”、美食上餐桌,这座中国食品名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全球食品产业注入中原风味。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