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集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收割机故障引发的赔偿纠纷
驻马店网讯(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王 通)“没想到法院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农户刘某难掩激动。
“法官说得在理,以后一定规范协议,避免纠纷。”收割机经营者张某诚恳地表示同意。
近日,上蔡县人民法院杨集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收割机故障引发的赔偿纠纷,承办法官以“法理情”融合的方式耐心劝解双方,促成当场履行协议。
今年麦收时,农户刘某雇佣张某的收割机帮忙收麦,不料机器突发故障,导致部分麦粒撒落田里,造成了减产。当时经村干部调解,两人口头约定了赔偿金额,可履行时却起了争执:刘某坚称张某未足额支付,张某则辩称已“付清全款”。由于缺乏确凿证据,纠纷陷入僵局,刘某无奈诉至法院。
案件进入庭前调解阶段,双方情绪激动。刘某坦言:“一年收成打了水漂,赔偿再不到位,生计都成问题!”张某亦诉苦:“今年机器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我也是亏本经营。”一边是农户的生存权益,一边是小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加之口头协议无据可查,调解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承办法官并未止步于表面争议,经过多轮沟通疏导,向张某释明违约后果与法律责任,引导其正视义务;与刘某耐心沟通,结合张某的实际偿付能力,建议适当体谅退让。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张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600元赔偿款给刘某。因同一台收割机故障受损的农户李某虽未立案,经法官现场调解,也同时拿到了赔偿款。
秋收时节,田野重现生机。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挽回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播撒了法治的种子。事实上,书面协议是厘清权利义务的“明白纸”,更是化解纠纷的“预防针”。它不仅能减少口头约定的模糊与争议,更能在矛盾发生时提供清晰的解决依据。上蔡县人民法院在此温馨提示:让规范协议成为常态,能从源头降低纠纷发生的风险,使每一份约定都经得起检验,让社会交往更有序、生活更安心。
责任编辑:徐小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