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综合新闻

王文兰 82岁仍坚守在抢回“光明”的战场

2025-08-19 14:02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侯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文   张朝/图
深夜的医院走廊,一阵急切的电话铃声刺破了寂静,手术室指示灯骤然亮起。82岁的王文兰应声而起,匆匆套上白大褂奔向手术室。此刻,正有一位外伤致眼球受伤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想保住眼球,手术刻不容缓。

这是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眼科主任王文兰的日常一幕。60多年如一日,她以医院为家,吃住不离岗位;平均日门诊量60人,全年无休;夜晚急诊手术的召唤,更是她心中无法搁置的使命。

少年从医一路走来一路学

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王文兰说,那是个偶然的机会,也是个必然的道路。那年她正在读初中,被抽到遂平县文城卫生院帮忙,与她一起抽调的还有几个同学。虽然那时她才十几岁,但她觉得白大褂很神圣,抓住一切机会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因为勤奋好学很受大家喜欢。“护士、助产士、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哪里需要,我就去哪。”王文兰说,那时她总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每天很累但非常幸福,因为她喜欢白大褂,也乐于为患者服务。最后,同时抽调的学生,只留下两个在卫生院工作。

后来,因为工作安排,王文兰被调到遂平县阳丰卫生院主持工作。“就是在这里,我选择了眼科专业,决心要做一名眼科医生。”王文兰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50多年了。

为了学习眼科技术,她在地区专医院(今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了一年半。“我是怀着身孕去学习的,家人都反对,但我很坚持,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王文兰说,当时她孕吐严重,吃一口吐一口,但没有耽误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她在生产时出现大出血,在鬼门关过了一趟又一趟,仍在一周后回到医院继续学习工作。后来,进修医院下发调令要把她留在医院工作,她还是回到了阳丰卫生院。

此后,王文兰又被短暂地调到遂平县卫生学校工作,然后又被调入遂平县人民医院。“为了增长本领,我又到郑州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两年,那时我的丈夫在部队工作,两个孩子都交给老人看管。”说到此处,王文兰面露愧色,为了事业她对孩子的陪伴太少了。后来,她经过不懈努力又考入燕京医学院学习。郑州第二人民医院想把她留下,她又回到了遂平县人民医院,因为这里有她的父老乡亲。

仁心仁术 换来光明无价

王文兰的诊室仿佛一个永不停转的轴心,问诊、检查、开药、叮嘱……她那双柔软灵活的手,在裂隙灯前依然稳如磐石。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她日复一日伏身于细密的检查中。当记者问她,已经服务了多少眼疾患者,她思索了一下,摇摇头说记不得了,只记得全年无休,平均日门诊量约60人,一夜被叫起两三次参与急诊手术是家常便饭。“我的孩子曾说,你的心里只有病人,其他谁都不亲。”王文兰说,孩子这么说,她很惭愧,但只要面对患者她又会忘掉一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一子一女都是眼科专业,虽然没有都在临床一线,也在为医疗事业贡献力量,服务人民。

回想起自己曾救治过的患者,王文兰说有国家级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的老百姓,但是她都一样用心对待、悉心服务。

曾经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在省内多家知名医院均被诊断为上睑下垂、屈光不正,需要做上睑下垂手术。后来,王文兰通过手诊细致检查,发现患儿眼眶深处有硬物考虑为肿瘤。经CT检查,证实她判断正确,最后祛除瘤子,患儿眼睑下垂问题得到了解决。

还有一个8岁男孩,因为角膜溃疡严重引起眼内炎,在其他医院诊断需要摘除右眼球。孩子家人找到王文兰,她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孩子眼内炎症逐渐好转,脓液逐渐吸收,最终保住了眼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聋哑儿被狗袭击,导致从眉弓、到眼皮直至半边脸部皮肤大面积撕裂伤。”王文兰说,为了保证术后效果,我整整做了9个小时的缝合手术,每一点破损皮肤都舍不得放弃,一针一线、一点点尽量完整缝合,术后无感染,伤口愈合完整,未留任何疤痕。去年,孩子的爷爷遇见她主动打招呼表示感谢,她才得知孩子现在在南方打工,面部恢复无痕迹,功能未受任何影响。

“还有一位102岁的老人,几近失明,我通过治疗保住了他的视力;一名青光眼患者,没有视力,并且疼得撞头,到郑州被诊断要摘除眼球,后来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他服药半日后就不疼了,最终保住了眼球……”王文兰与记者越聊越兴奋,她说她不喜欢聊家长里短,但是聊疾病和治疗她很开心。

绚烂晚霞 照亮年轻人前行的路

“一直在遂平县人民医院工作到60岁,王文兰才正式退休。退休后,又在遂平县妇幼保健院工作,继续服务患者。后来,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成立,医院领导找到她,希望来帮忙一段时间,这一帮又是好几个年头了。”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眼科相关负责人说,王文兰老师就是他们的灯塔、航向标,指引着他们不断前行。有一次,王文兰眼睛上戴着一块纱布上班,大家才知道她前一天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别说白内障手术了,去年王文兰老师做了乳腺癌手术,术后一周又正常上班了。”王文兰的同事说,王老师对生死看得很淡,唯独把工作和事业看得很重,她要与时间赛跑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更可贵的是,王文兰虽然年过八旬却依然坚持家访,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她照样一天跑两个县,亲眼看到自己的患者重拾光明她才放心。有不少乡里乡亲听说王主任来家访了,纷纷结伴赶到患者家中,有表示感谢的,还有让她看眼睛的,这场景像是看望自家亲戚。

为了方便王文兰工作生活,医院特意在专家楼为她准备了一个小两居,配备有小厨房。“前天凌晨三点,医院急诊来了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摔倒导致树枝插入眼球,王文兰立即赶到手术室进行手术,不仅保住了患者眼球还保住了视力。”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当天18:40,王文兰送走最后一名患者,邀请记者到她的小屋坐坐。这是一间小小的休息室,生活用品简单得近乎清苦。看到中午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她有些羞涩,赶紧端到了厨房。“您还自己做饭吗?”记者问。“医院有食堂,但还给我配了小厨房,方便我做点适合自己口味的。我吃饭很简单,随便吃一口就行了。”王文兰说。“王老师自己生活很节俭,对患者却很大方。她经常为家庭困难的患者垫付治疗费,上周才为汝南的一名患者垫付了600多元的费用,面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患者,她都是主动捐款……”环顾王文兰的小客厅,这位负责人有些感慨。

夕阳橘色的光从窗户射进卧室,记者发现王文兰的床头两侧各摆一个相框,分别是两个可爱的宝宝。“左边是我的孙子,目前已经参加工作了。右边是我的外孙,正准备读博深造。每天我忙完回来,就爱看看他们的照片,有什么成就都会跟他们说说。”此时,沐浴在明亮而温暖的光晕里,王文兰散发着温婉、柔和的光辉。在记者欣赏她获得各种荣誉证书的时候,王文兰得空向家里打了个电话。原来她的爱人长年卧病在床,虽然有专人照顾,她仍然放心不下,每天都要询问一下情况,得空都会回去看看。

谁说她只爱患者,不爱家人?只是她的爱不在语言,不在小节,她在用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引领着孩子的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爱。

王文兰用60年光阴,在豫南大地上播撒光明的种子,把一片赤诚深深种进患者心里。她将自己活成了一条河,那日夜奔涌不息的,是对生命清澈的敬畏与责任。虽然经历过肺癌、乳腺癌手术,她仍以耄耋之躯化作堤坝,拦截着汹涌而至的黑暗,坚守“抢回光明”的战场。


责任编辑:侯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