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内

第一观察|势不可挡的伟大复兴,必将胜利的崇高事业

2025-09-04 22:57 来源: 新华社 责任编辑:姚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10年前同样场合,“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

胜利纪念日的宣示,充盈贯穿时空的浩然正气,揭示历史前进的必然逻辑,指明人间正道的坚定方向。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以史为鉴、镜照前程,蕴含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

领悟纪念伟大胜利的丰厚意涵,当有大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屈辱到1945年抗战胜利,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百年沉沦、百年复兴。

抚今追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当前,我们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领悟纪念伟大胜利的丰厚意涵,当有大格局观——

历史烽烟早已远去,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

在刚刚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敲响警钟: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不仅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也是为人类正义而战。

和平来之不易,正义需要捍卫。

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在渴望稳定性和方向感的世界中展现领导力、提供确定性,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高扬起思想旗帜。

执大象,天下往。当来自五大洲的数十位国际政要齐聚天安门城楼参与这场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无比坚定:“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长安街上,雄师列阵,步履铿锵,三军将士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勇担大义、笃行大道”的中国发出的和平与正义的响亮声音。

时代风云激荡,我们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

主笔:张研

视觉:贾伊宁、高松龄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